夏至刚过,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了选课工作。所谓选课,就是将下一年的课程提前放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由挑选。一般来说,只有被“选上”的课,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考察后,才能计入学分。否则就算旁听——旁听,这个过去包含了无数美好的大学梦的词语,今天指向的只有“延迟毕业”一条。旁听已经成为选课不成的最低补偿性操作。而这一切的恶根,就在“选课”。
选课本来是为了照顾学生个人需要而生的。西方学分制进入中国,为高等教育带来了一个新思路。我们发现只要最后能够完成学业,即修够学分,就算是完成了高等教育。这样,在大学四年——有了选课,就不一定是四年了——学生可以自有安排什么时候上哪种课,偏向哪种课,如此一来,“人的全面发展”岂不完满实现?多好的构想!然而事实却是,高校资源极其有限,课程安排依旧死板。选课,在绝大部分高校,都变成了单纯的抢课。每年两次,全校学生在极其集中的时间登入学校的选课平台,争先恐后地“选择”为数不多的可选课程,一般都会造成学校服务器宕机。第一次接触选课的人,还会以为遭到黑客袭击。
为何一定要拼命选课?须知选课不像高速公路上抢西瓜,福利饭堂抢糖水。平时我们可以从新闻上知道的“抢”,都是为着“身外之物”,带有一点穷怕了的影子。而高校抢课可是真正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选课不济,最后大学四年下来还要延迟毕业,学历上就等于黑了半边。就算并不在经历上显示,“不应届”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真正的大学生并没有微信朋友圈里那样充满了冒险精神,有着一身输得起的行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背负着家庭的沉重压力。一个“选课”可能就是亚马逊丛林里的一只蝴蝶,随性一次,四年之后结果就会带来灾难性的恶果。
然而,选课真的就没救了吗?诚然,选课是有很多可以引为典范的范例的,在加拿大,大学甚至一些高中都实行选课制度。由于西方高校对课程要求高而精,一课的课业负担往往很重。学生一学期最多会修四五门课,但是选课的范围极大,往往不限于本专业。而且非常重视学生和教授的交流,一般都是先交流,认识任课教师再选课。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选课没有学分限制,只要你能学,就可以选,需要考察的只是最后取得的学分。对于初来乍到的亚洲学霸们,可以不顾学分随意选课的地方简直即使人间天堂,他们动辄就选上七八门课程,结果到学期结束,可以拿到学分的寥寥无几。这些留学生就是在国内选课制度下“穷惯了”。到了真正教育资源充足,学习自由度大,“选课”发挥作用的地方,就不能适应,闹了笑话。
今天高校选课的问题就在于学通了选课的形式,而无视选课的实质。高校负责人会将选课当做一种非常便利的安排课程的模式,只要把课摆在网上,让学生自己选,选到选不到都是学生的责任。一线的教师,面对选课,除了不断“安利”自己的课之外,在选课的过程中却无动于衷。大部分学校的选课系统都有“课程简介”一栏,但可悲的是,大部分老师都选择了无视,在这一栏留空。实质上就是拒绝交流。交流和了解本是选课的基础,丢掉这一环,选课等于是“残废”了。差强人意的是,很多高校还有二次选课的机会。在听过一次自己选的课之后,还可以退课换课。虽然摆明了是麻烦学生,但作为唯一的解决之路也无可厚非。然而竟然还有高校将使用这一机会称之为“搞乱选课系统”,将选不上课的责任推学生,这个逻辑令人匪夷所思。懒政还懒得理直气壮,我的唯一建议就是负责人可以回去重修逻辑学。
高等教育是一个整体,讲师教授在学校不单充当一个研究者的角色,也应当扮演好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然何以称呼他们“教授”呢?我常对人说,对于善于研究而不擅长教学的老师,应该有个专门名目供养他们,让他们专事钻研;而对于讲课能力高超,在研究上动作平平的老师,也应该有一套属于他们的评价体系。不然何不到高中去做老师,讲得好就平步青云,而是到大学来真正启发人却落个一世讲师呢?这么一来,高校的教、研资源也会丰富起来。这样,选课的时候也会有些余裕,就算一时不能改变课程要求的老路,也不怕选课选不上,误了毕业。这对教师和学生岂不是一种双赢?办不到的时候就拿“没有先例”说话,然而因为选课问题而延毕在历史上好像也未见先例吧?怎么到了当代就大行其道了呢?
当然,想要根治选课顽疾,还得从专业课程安排入手。现在国内高校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一提到教改就立刻想到多样的要求、多样的课程。课一定要多,一个人可选的内容要多,然后要求的内容也要多,但是为了分配那点不够分的资源,只能给每个人都配个额度,比如这学期可以选多少,搞计划经济。然而这一逻辑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个学生真正可以自有选择的课程,整个四年可能只有两三节。这是不必强调的,计划经济时代当然有百货公司,橱窗里的“社会主义工业产品”一样不少,然而你手上又有多少票,多少钱呢?必须“选择”的课程里,又划分了种种课程群,每个都是蜻蜓点水,甚至为了迎合上级喜好,将一些个创业课程也列为必选,专业课程反而大幅缩水。排完了课,转头再在期刊报纸上大骂学术环境今不如昔,学生水平不断降低,各大专业专而不精,也不想想是谁惹的祸。
高校是和社会紧密联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并不代表高校就应该把官僚主义、治理低能化、唯上不唯实这些毛病来个全套。这不叫联系社会,这叫被污染。刚刚走出高中的学生初来乍到,当然不希望走进一个山沟沟里的隐蔽书院,学一些超凡入圣的东西,但也不代表他们就希望进到一个有着老国企那样腐败味道的地方。选课只是高校堕落的一个缩影而已。当所谓的“高等教育”已经完全和这个社会的肮脏一面连结起来的时候,它也就无所谓“引导社会前进”了,那时我们的国家将走向哪个方向,由观者裁定。这不是一叶知秋的时候,现在已经层林尽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