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③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④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则说的是质与文的关系。一个人有很好的本质,可能他有孝悌忠信的内在品德,但是比较欠缺于礼文的修饰,就显得朴素无华,甚至看起来比较粗鄙,这种人叫野人,如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虽粗鲁,但至少他不虚浮、虚伪。但若一个人有些许的文采,如古代的史官,但是却不能诚信,歪曲历史,内心本质没有真诚,就显得有虚伪不诚实。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文跟质,表面是文,内在为质,内在的和外在的要平衡,言行既文雅又真实,这合乎中道,这才能够称为君子。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这一则讲的是求学问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之者,就我们知道、我们能理解,对于圣贤的学问,知道个大概,能理解一二;第二层是好之者,对所有之物十分喜好,学过之后,对自己有用,习得了一些方法;第三层乐知者,以求学为乐,真正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颜回一般。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所学之物仅仅只停留在第一步,而乐之者并非一步就可做到,所以我觉得这三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句话貌似在看金庸还是谁的武侠小说中被普及过的,孔子认为有文采还能保持质朴本色的人才堪称君子。但文质彬彬的含义,我...
    海水蓝阅读 1,735评论 0 0
  • 《论语》雍也篇第六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白话解释】冉雍,孔子弟子,姓冉名雍,...
    荷荷花阅读 9,560评论 0 0
  • 小肥来最讨厌“小肥来”,每当听到这个外号,他就不自觉想起那段静静地看着自己长“肥”的历史——事发于2012年的元旦...
    atplai阅读 1,664评论 0 1
  • 我们在村口相伴了几百年 见证了村庄的兴衰和人生的艰难 我们旁边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喜怒哀乐都在我们的伤痕里 曾经...
    弓文锐阅读 2,682评论 1 12
  • 下雪了, 谢谢你回来, 抓住我的手, 余生和我共白头。 1 平安夜,小雪纷纷,刺骨的寒风拂面。 但这样的日子里,所...
    安茶阅读 5,835评论 27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