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光伏等新能源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当前,光伏电池处于技术迭代的关键时点。电池厂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资本开支速度将加快,对于光伏设备企业形成需求端的利好。选择投资标的时,侧重点有所差异。
对于进入产业化扩大阶段的TOPCon电池,更加侧重于转换效率优势。对于处于产业化初期的HJT电池,更加侧重成本优势。IBC电池侧重设备上有技术储备,能根据客户需求给予灵活定制方案的设备企业。
硅片,电池片及组件,是光伏行业龙头的主线。逆变器,胶膜,玻璃,支架板块,是细分领域的支线。受硅料价格变化影响,价格,排产数据,新增市场影响等都要精通,才能把握行情,因此光伏上游对散户不友好。下游电站,靠政府补贴,无业绩驱动,终究难成气候。中游相对适合散户,股价爆发看得见,小票也多。个股的核心逻辑,关注营收出口占比,以及欧洲业务占比。这两个数据越高,预期越高。
风电没有光伏强势,究其原因,但凡国家出台一个风电政策,却只能在少数地区受益,风电受限于地域,沿海城市受益广,这就是风电有增速,缺抱团的真正原因。
储能领域的大发展会促进新能源电力的应用。储能的应用场景远高于风电和光伏,智能微电网的概念兴起也是依赖于储能的成熟。当然储能这个领域能走多远,市场到底有多大,关键还在于化学储能材料的开发上。
储能与风电,光伏紧密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从全生命周期上看,光伏系统加上储能,并扩展储能系统的应用范围,投资收益最好,最具有发展前景。未来或将有更多厂家宣布进军储能行业。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