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上映后,跑去看。
两个小时零十一分。
电影表达了什么,
或者她想表达什么,并不在关心之列。
只在思考一个问题:
人,可以回望历史么?
答案否定:
无论是十亿年前,还是上一秒钟,我们都只能通过想象来自我安慰。
摄影技术或许延伸了我们这部分功能,但本质上来说,它也只不过是截取我们生活的一角,聊胜于无。
1.精神家园的构建很重要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或称之为宇宙,时空在意识里顺流而下,可以清晰地听到跌宕之声。
我突然想到:
假如我是一个勇敢的人,就应当挑战时空促其逆流,华丽的殉道而亡。
但沧海之为沧海,自有其缘由,命运天生逆来顺受,不断碰壁,深感绝望。
这让我们垂头丧气,低眉顺目,甚至“立地成佛”。
可佛祖在彼岸。
基督在彼岸。阿拉也在彼岸。
凡是人的神祗,皆在彼岸。
这山望那山,本是我们继承来解决问题的绝好办法。
但我们察觉上帝的痛苦么?
他也有痛苦的。
或言,
彼岸之上帝,亦视我为上帝。
所以何妨做自己的上帝。
自救之道:上帝有伊甸园,我们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2.目的是寻找一种对的感觉
姑且把它称做:寻求“开天辟地”的感觉。
这里的“开天辟地”,没有那么大。
一棵草籽萌芽,生机勃勃,也算。
作个假想:
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把人生经验、思考感悟之类的东西都算上),是一个完全闭合的球体,意识的小人呢,就坐在这个球体里边,如同被蛋清包围孕育中的一颗卵。
个人就是那颗卵,而蛋清则相当于我们储备的知识。
【但这个阶段的知识并不属于我们。】
——这颗卵有两种不同的成长方式。
第一种,不断吸收浩瀚的知识,在狭窄的空间里重复聚集,直到有一天,拥挤不堪的思维处理系统宣告崩溃,主客体关系倒置乃至泯灭,个人完全陷入不知所措的文化焦虑之中——蛋黄和蛋清搅在了一起,变臭。
第二种,有理性的吸纳知识,并在此过程不放弃尝试打破壁垒,在积攒足够的知识后轰破围墙,拥抱新世界。
这不是一个绝对性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积累的前提需要加几个限定词:「理性、适度、从容」。
举个例子:我们在生活中不难看到刻苦勤奋者,他们往往有很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行为对目的的作用不大。
或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是因为「勤奋刻苦」本身就有一种迷惑性。
我坚信勤奋是很重要的一种品质,但在传导过程中,我们对它进行了「过度消费」,搞错了顺序。
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做出某一判断时,我们首先要注重的应该是理性的基础,而不是情绪上的某种斗志或精神上的某种执着。
基础的方向如果搞错了,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想到先解决基础问题,只会朝着更为险峻的山峰攀爬,并异常顽固地坚信:【通过坚持不懈的跑步,总有一天能拿到游泳冠军】。
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及时止损」,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反思。
可即便我们对此清楚不过,但一旦碰上事情时,还是会忘得一干二净。
比如:
再来一局的游戏
一遍一遍关掉的闹钟
贬值而迟迟不肯抛售的股票
这就是非理性主导下的思维惯性对自我意识的荼毒。
假如你愿意对此加以反思,哪怕只抽出十分钟来,你就会发现生活的大厦漏水严重。
你愿意试着去修补么?
3.思维破壁 认知升级
修补大厦,就要进一步扯到思维的问题,也就是构建精神家园的基本。不求它不漏水,只希望能有一块干燥的地儿安放自身。
接触过一点教育学的人都知道,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三者之间是一个严格的递进顺序,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下一个环节简直能错到天边。但值得尊重的一个事实是,不存在“全知”。上帝视角只能出现在艺术作品中。
现实生活中的人只能掌握部分事实。
这个「部分」,可能是50%,也可能是0.05%。
毋庸讳言,我们就是看着「针尖」做出我们人生的大部分选择的——天可怜见,我们靠着这部分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貌似不错。
但如果更进一步呢?
虽然无法像科学那样保证较高的能知度或可控度,可即便提高一两个百分点,我们的决策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完成这个思维升级的第一步,应当是「廓清认知,厘清概念」。
认知很重要。认知很重要。认知很重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三遍也不一定记得住,记得住也不一定做得到。
武侠小说中,顶尖高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更高,一草一木的波动都能尽收眼底。在他们眼中,世界是放大了的,所以对手如果还是以普通的视角来对决,必死无疑。
在对方眼里,你的招式漏洞百出。
这就是认知的差距。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更加残酷鲜活。
比如多年不见的一位朋友,你忽然发现接不上话,跟不上对方的思维。
别人如同一只灵活的山虎一样,在信息流的茂林中跳跃游荡,逍遥自在。
而你,却困在其中左冲右突,不能自拔于泥淖。
这就是认知带来的问题。
最廉价的方法是读书,但同时门槛最高,其不可避免地带着原先的思维惯性,在无强力干预的情况下,会把你逼得精神紧张,手足无措。
因此,无深刻之自我思辨,无坚韧不拔之精神,就永远无法跳出思维的旧窠臼。
但读书依旧是必须的。
就像是必须推开一扇扇的门,你要把头伸进去,摸一摸这个世界,体会一下它的质感,感受一下它的灵魂。
举几个出类拔萃例子:庄子、爱因斯坦、乔布斯、天桥底下拉二胡的王大爷。
这玩意儿有常年打坐的苦修行,也有啪一下就顿悟了的。
有时候没法讲理,又常常在理中。
你好呀~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