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
看到知乎上有人说:以前什么也没有,却感觉生活很有奔头,而现在什么都有了,却常常感觉到压抑。
曾经,一毛钱就能够买到快乐,一根冰棍,一杯瓜子,抑或一片辣条,都能够激起内心满满的幸福感。
而现在,在这个吃穿不愁的年代,美味佳肴,琳琅满目的商品,却再也给不了当初那种纯粹的喜悦之情。
老一辈的常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就是太喜欢攀比,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以至于生活过的一塌糊涂。
虚荣心
莫泊桑《项链》中女主人马蒂尔德是一位容貌十分美丽的女子,有次她为了参加一场豪华的舞会,在好友那里借来了一串钻石项链。马蒂尔德在舞会上出尽风头,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她觉得那串项链带给她足够的底气。
舞会结束后,她却弄丢了项链。她只好买了一串还给好友,夫妻两因此付出了十年来偿还债务,马蒂尔德美丽的容颜不在。
后来,得知好友那串项链其实是假的。而她却还给好友一串真的钻石项链,白白葬送了十年青春。
如果马蒂尔德不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她也许能够过得平平淡淡。
丈夫是小职员,却也足够养家糊口。
她若甘于平凡,在家相夫教子,日子必定也会过得十分美满。
人生在世,难免会和别人比较。就连小孩子都会比较,我的玩具比你的好玩,我的零食比你的好吃,我的衣服比你的好看。
而成年人的世界,拼爹,拼孩子,拼工作,甚至拼对象。到处都充斥着攀比。
“你有的,我必须也得有”。
“比较”既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与人相比,为了不输可能会更努力。另一方面,比较可能让自己羡慕别人,同时会产生自己为什么如此不幸的想法。
放下人生多余的行囊,不要一味的与他人比较,这样生活才能够幸福。
包袱
朋友A是我大学同学之中结婚最早的。我一直觉得她是人生赢家,丈夫在外工作,她在家相夫教子。
每天在朋友圈晒的生活也是云淡风轻。
节假日丈夫还会给她小惊喜,女儿也活泼可爱。
可是有一天,她突然给我发消息:“xx在市区买了房子,我也好想换房子呀。”
我诧异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们不是有房子住吗?城市的生活也不一定有农村好的。”
后来她陆陆续续跟我抱怨“xx小孩在哪个学校”,“xx她家小孩用的这个……”,“xx买的这个……”
那些被她提及到的东西她都跟了风,甚至差点要换了房子。
奇怪的事,从她改变后,她的朋友圈再也不是当初的云淡风轻,而是怨声载道。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和她丈夫闹离婚。
我从来不知道,人的虚荣心能够膨胀得如此之快。
她老公拿着三千的工资,给小孩送到一季度九千学费的幼儿园。
我给她提议,没必要这个样子。她说她们附近的都在里面读幼儿园。都说这个学校是最好的。
人啊,花着自己的钱,走着别人的路。
有时候,你丢掉内心的包袱,或许会越走越快。
心存感激,易于满足
我生孩子的时候,住在几百块钱的出租屋里面。
我依然觉得每天的阳光甚好。
老公每天负责洗衣服和打杂,妈妈每天来给我做饭。
虽然我要整天带孩子,起夜是我,喂奶换尿不湿也是我。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奶,没吃完我就要挤出来,等到我弄完孩子又要吃。
但是现在回想起月子里的时光,我依旧觉得它是短暂而美好的。
因为我的丈夫能够一个月陪着我,并帮我做着那么多琐碎的事情
因为我妈妈每天来回就为给我做几顿有营养的饭。
所以,我并不觉得,我一个人带孩子,不能够睡整夜觉是多么无私的奉献。
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地付出。
朋友A中途有次来看我,我们聊着天,她突然对我说:“感觉你太可怜了,真的太不容易了。”
我笑笑:“挺好的呀,每天吃了睡睡了吃,衣服有人洗,饭有人做。可怜吗?”
“你能不能有点出息,看看别人过得好的,别人过得什么日子,你过得什么日子?”她略带情绪的对我说。
我平静的回复她:“比我过得好得多的去了,我都要去比较,我活不活了?我觉得有很多比我过得更辛苦的人,我这算什么辛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没出息,谁都是往上比,有谁往下比的。”
“你知道你现在为什么过得这么累吗?就是因为你一直在过别人的人生,甚至让你老公和孩子都在你的逼迫下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有时候,比较会让你发愤图强变得更好,但往往大部分人都因为比较而丧失自我。
你羡慕的那些人,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
也许把你放到他们的位置上,你反而会羡慕以前的你。
平淡而美好。
有时候,做一只井底之蛙未必不好。眼里尽是自己的生活。
幸福应该是源自于内心的真实。
感恩于生活中每一处细微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