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语表达的,都只是自己的认知




图文/喜悦



早晨,给妈妈打电话。

妈妈又问起儿子的情况:“他今天没有课吗?”

“不知道啊”我回答说。

“WH(我上小学的小侄女)都有课,他没有课吗?”

“他们又不一样,她有课,他不一定有课啊”

“他们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开学吗?早点开学吧。院儿里好多家长都说早点开学吧,在家谁知道他学不学呢,一个人关到房间里……”



妈妈说这样的话有好多次了。她并没有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却对我们现在的状况,孩子的状况并不能接受。

她会觉得孩子在家就不会好好学习,只有在学校才能被老师监管着学习。或者她不接受孩子不学习的状态,她对孩子迟迟不开学这个事情有点焦虑了。

她对自己的状况并不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着她说这样的话。

是,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模式里,当自己没有觉察到这些,根本意识不到这样的言语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这种“催促的,不安的,焦虑的”言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怎么做好像都没有办法满意,总是想要忙起来,总是想要做点什么,成就点什么,只有这样的状态,他们内心才能心安。我的妈妈正在体验着这样的感受,这没有人能够取代。


妈妈并不了解我们现在的真实状况,也不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而她直接体验到的依然是她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设想。

比如,一个人关到房间里,她会觉得这样不安全,因为没有在她的视线之内,这是她受伤的模式。

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她的模式,很容易认同她所说的话,继而开始受到这个言语的影响,会调整与孩子相处方式,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的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就是认同无意识言语的结果,自己也会开始变得无意识,因为相信了对方所说的是真的。

孩子从放假至今已经有两个月了,而我们相处地很好,我和他都很自由,他做他的事情,我做我的事情。他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锻炼安排地很好,根本不需要管理,好像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所体验到的是他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会有很多很深入地交流,关于内在感受层面的,关于身心体验的,而这种交流让我们彼此更了解对方,更接纳对方。

我也会坦诚表达,内在的焦虑,不安,会表达有时候会对他很讨厌,很抓狂,很那想象能和我的孩子表达这些话语,而我感受到他有着同样的接纳能力和理解能力。

很显然,他要不要去学校这个事情已经并不重要,去也行,不去也没有关系,我们都可以很好地相处,而各自都可以把自己的事情照顾地很好。

我们心有担忧或者焦虑,是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理解到对方的感受,而其中的障碍,是我们并没有办法了解到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担忧某个事情,焦虑某个事情的时候,重点不是这个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内在升起的能量,这股能量是我们真正需要接纳和允许的。

而这股能量,正是我们内在的某个思维和认知的驱动,因为有这个思维,它就会在某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起到一定推动的作用。

这是我们最无法想象的事情,当我们内在有一个认知的时候,这个“认知”会在某个瞬间复活,变成一种力量操控我们。

而我们在好无觉知的情况下,变成了这种认知,说出这种认知让我们说的话,做出这种认知让我们做的事情。真的很难想象,我们是有“魔法”的人,哈哈。一点也不夸张。

觉察自己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情景,觉察自己在当下的体验,不会轻易就被这些信息给带走,也不会轻易被这些声音或者场景搅乱自己的内心。


2021090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