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美味佳肴
作者:杜鹃映山红
乾隆三十六年,扬州盐商纲总江鹤亭为迎銮驾,耗尽万金,特聘天宁寺厨僧“一箸禅师”治庖。那禅师少年曾扈从圣祖南巡,最擅以素仿荤,能把寻常菜蔬烹成“美味佳肴”,入口竟与黄羊熊掌无异,一时名动江南。
銮舆抵扬州前夜,江府试宴。一箸禅师以冬瓜一块、香菇几朵、嫩笋数片,慢火煨成“佛座莲花”,置玉盘之中,清香四溢。座中宾客皆王公贵胄,平日膏腴满口,竟无人能识此味之本源。盐运使阿克占笑曰:“此真美味佳肴,惜无一字可状其妙。”遂嘱江鹤亭索名于禅师。禅师合掌答:“世间至味,本无名相;既蒙诸公谬赏,便呼‘美味佳肴’可也。”众皆称善。
翌日,乾隆驾临。江鹤亭奉此肴上席。帝品之,惊问:“此味清鲜胜肉,何名?”江对以“美味佳肴”。帝大悦,援笔书“味外之旨”四字赐之,并诏入御膳房。自此,“美味佳肴”一词遂由盐商私宴流入禁中,渐成典故,用以誉一切清鲜隽永、难以名状之珍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