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只黄蝴蝶,他们说冬天不死的蝴蝶,等到了来年就会变成黄色。”
“真的?是你编造的吧?”
“我也是听说的。”
我们喜欢把别人的的传奇转告给他人,却不知每个人却只是平凡的一生。
《步履不停》
豆瓣评分8.8,好于96%的剧情片。
是枝裕和的作品总是不会让人失望,从《幻之城》到《海街日记》,再到《如父如子》、《比海更深》。
每一部都是以最平淡的口吻讲述人生,画面清新、语言自然,每一个镜头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枝裕和似乎有爱用歌曲名字作为电影名字的爱好,《比海更深》是另一个例子。
两部电影有着八年的时差,细细品味,总有着似有似无的关联。
阿部宽和树木希林都出现在了这两部作品中,同样是出演母子,有那么一瞬间会感觉《比海更深》是《步履不停》的续集。
是枝裕和在《步履不停》中把现实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削个萝卜,剥个玉米粒都是一种抽象的表达。
但神奇的是,你竟然不会觉的无聊乏味,仿佛就像其中一员似的和他们一起生活。
夏末的一天,是横山家的长子纯平的忌日,十五年前,他为了救助溺水少年而身亡,成了父亲恭平和母亲敏子心里永远的痛。
次子良多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家为哥哥扫墓,因为执意要当画家的良多和父亲有很深的的隔阂。
女儿千奈美一家也来到老家,平静的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不经意间的也暗藏着这个家的种种距离和矛盾。
这部片子没有什么大的指向,全片大部分场景都在家中,洗洗涮涮,唠唠叨叨。即使父子之间的关系暗藏危机,婆媳之间心里隔阂,导演也不指望用什么大事让他们和解。
退休的父亲一心想着诊所的事情,碰到邻居还是不自觉的先问身体情况。
邻居说:我死的时候希望你能在我身边。
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需要,当了一辈子的医生,如今白内障外加被新开的医院取代,父亲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不和家人说话。
邻居去世时被救护车拉走,慌乱中父亲不知道能帮上什么忙,只剩一声叹息:去睡觉吧。
他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提着购物袋的样子,仿佛那样就是无用的象征,他斥责妻子:你不会知道工作对于一个男人有多重要。
有尊严的退休也会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只要步履不停,生活就不会令人失望。
父亲倔强的脾气时不时也会让人觉得可爱。
拍全家福赌气离开,就像是一个不被人关注的孩子,故作高冷。
吃天妇罗时和大家一起讨论纯平,唯有说到大儿子时才会漏出难得的笑容。
表面讨厌儿媳妇和她的拖油瓶,却私下也会微笑着招呼小敦过来一起谈梦想。
母亲一天到晚唠唠叨叨,不停地给孩子们做吃的,就如自己的奶奶一样,把所有的爱都倾灌在食物中。
她嫌弃这个寡妇做儿媳,却还会送她最好的和服。
每年儿子的忌日,她会继续邀请当年被救的芳雄来参加,将内心的仇恨换做芳雄的痛苦来释放。
仿佛没有了怨恨,会对不住自己已故的儿子。
母亲看似平静的内心,却藏着爱与恨。
她故意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拿出丈夫偷情时的音乐碟放出来,还故作沉醉。
扫墓回来的时候故意在良多面前说如果开车就不会这么困难的话,暗地告诉良多自己想要坐着儿子的车去商场购物的愿望。
忌日那天,飞进屋子的黄蝴蝶让母亲精神恍惚,她以为是大儿子纯平的化身,蝴蝶消失的那一刻,母亲怅然若失的眼神让人心痛。
假如这片不是是枝裕和在拍,我们可能会打瞌睡,他用低饱和度的色调让人感觉舒服,画面清新自然。
甚至在看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打量厨房的细节,或是被漂亮的碗勺所吸引,就连孩子们吃玉米天妇罗时发出的脆脆的声音都很好听。
良多内心其实是自卑的。
他和妻子来之前就想着扫完墓几时回去,毕竟他没有一个好的工作,也没有按照父亲的想法去做一个医生。
以至于父母在心中去世15年的纯平在这个家的地位还是最重要的,经常会因为一些细节想到纯平,就连良多小时候说过的话都误以为是纯平的聪明伶俐。
良多有这样的心里是很正常的,他编造谎言说自己的工作十分体面,即使自己过的不好还是会给母亲零花钱。
在全家人都在嘲笑芳雄的一事无成时,只有他在为芳雄说话,好像一事无成的人在惺惺相惜。
他告诉芳雄:你才25岁,一切都还有可能。也仿佛是在告诉自己,别灰心,未来会好的。
然而,在八年后的《比海更深》中,良多还是那个一事无成的人。
电影之外,这种生活中的正常和畸形之间的微妙感也一直存在着,很多人也正带着一种畸形的心态,过着正常的生活。
或者说,这种畸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以至于我们从来不曾察觉。
炎热的夏天,宁静的气息,暗暗涌动的小情绪,日积月累,不管最终每个人的情绪会变成怎样,生活依旧按照它自身的轨迹缓缓流动,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