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电动车在三环辅道上疾驰,风在耳边怒吼着,一辆渣土车从身旁呼啸而过卷起漫天尘土,眼睛瞬间就迷蒙了。眯起眼,从眼缝中观察这个迷蒙的世界,突然觉得一切变得那么不真实。脑子里一个声音在问,这是真的吗?
1
无论是开车还是骑车,哪怕只是快速的奔跑,只要速度够快。让脸与气流充分接触,任风声在耳朵边上杂语着,这时候就极容易产生一种不真实感,就像刚醒来时还依稀记得的睡梦中世界。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要到哪里去?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困扰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终极哲学三大问。古代的圣贤给出过答案,但证明他们的回答只符合某些历史片断,人类存在的终极奥义还有待人类继续探索。
每次产生那种不真实感的时候,我这个小小的个体居然也在恍惚中思考着我的三大问。我常常在想,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风中,梦中,电脑前的,还是正在吃饭着的我?哪个才是真实的!
2
庄周梦蝶的故事早已众所周知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轻舞飘飘,十分轻松惬意,全然忘记自己是庄周。醒来后对自己还是庄周觉得十惊奇疑惑,认真想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庄周?
照此看,古代圣人也有过类似的情景。到底哪个才是真我?
3
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讲述的故事会不会是真的呢?人类只是计算机的傀儡,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不过是计算机虚拟的幻觉,而真实的我们只不过在为计算机提供能源。
电影《盗梦空间》也为我们展示了真实与虚幻交替共生着,甚至男主的妻子因为经常在真实与虚幻中来回而迷失了自己,最后竟为了证明是梦幻而跳楼了。
我们是人或是能源,还是一切不过只是个梦。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
4
近代,好几个物理学家在研究物理时因为无法参透物质而产生唯心思想,这其中包括牛顿、爱因斯坦及薛定谔。本应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居然在生命的后期都投身到唯心主义中了,难道只是时代技术的局限,还是真的另有其他?
现代物理研究,在微观的量子方面技术上已经取得较大进步。目前已知的最小物质单位是夸克,可是至今无法从实际的角度上证明夸克的存在,物理学家们发现也许真的只能这么理解:夸克是由人的精神定义的。
从逻辑上来说,一个实体,不管其有多小,都会有内部结构,其内部不应该空的。目前的量子力学理论中,夸克就是最小的组成粒子了,且只是理论中证明的,而非科学家真实观察的结果。
所以,如果夸克以实体方式存在,其内部必然又有下一层的成分让这种循环能够延续,不然,结构就无法具体化。如果无具体化,宏观的物体也就随之消失了(若物质的最小部分的组成是真空,而真空便是非物质,那么能构建物质存在的基础便也没了,建立其上的宏观物体也就不存在了)。
最终,科学家只能大胆提出一个观点:夸克就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不存在下一个层面的结构了,但它不是真空,不然上述的物质悖论又产生了。那么,组成夸克的物质最有可能便是非物质:即夸克是精神的反应物,是精神感应物质的最基本单元。
5
宏观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多维宇宙说和多重宇宙说,用来否定神的存在。
多重宇宙学说,说宇宙有无限个,且每个宇宙之间可能相互关联也可能互不关联,就像小朋友玩的泡泡枪吹出的泡泡,有可能黏连也可能相互独立。我想,也许每次人在恍惚的时候就是两个相互黏连的宇宙交织了。做梦的时候也是如此,每做一个梦便是与另一个宇宙的交集,梦结束了,宇宙也分开了。在梦中,经常可以控制梦里事情,那么便是精神对那个宇宙的物质产生了影响。我想,在这个梦里,我们就都像神了。会如此吗?
多维宇宙以及宇宙有多个维度与多重宇宙类似,宇宙间存在着联系或不存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或互不相关。关于这个维度的概念,我最多只能理解到四维。一维是点,二维是线,三维就是我们存在的世界,听说再加个时间的维度就是四维了,更高的就又变得虚幻了。《三体》里讲过在宇宙的不同维度里都生存着生命,高维度生命体对于低维度生命体来说,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对的,是神!对面与神的战争,那是毫无胜算的,因为他们用的宇武器是宇宙规律,比如光速粒子或者降维度。对人类来说,这样的主宰就是神了。
6
《华严经》中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我看来也是对存在的一种唯物解释。一花一叶,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一花一叶,而对于那些位于其中的“文明”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了。
佛经里还说世间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世界再大,能大得过意识吗?就像多重宇宙或者多维宇宙,这些所有宏大的物质都是需要人的认识去理解的,若都是意识不到的事物又何来理解,更烦论去研究其的存在。物质再小也小不过意识,物质存在的最小单位夸克,从逻辑上来说应该是不存在的,只能从意识层面去解释。
物质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最终都指向了意识,看来,我们也许只是某个人脑电波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