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刷爆了荧屏,如果说吴京为中国军人代言,那么,张翰那一句“你妈没教过你不要欺负熊孩子吗?”算是给熊孩子代言吗?不管是不是吧,熊孩子是不能惹呀。
有孩子是幸福,但是如果你有的是熊孩子,那就是灾难!有了熊孩子,才知道崩溃和抓狂这俩词怎么写。多少妈妈被熊孩子折磨的“生无可恋”呀,于是只能爸爸出马,然后一家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熊孩子”还是“熊孩子”甚至成了“更熊孩子”。
一、是谁造就了熊孩子?
-1- 熊孩子是谁?
最初熊孩子是指那些让人调皮捣蛋,行为让人啼笑皆非,但内心的却很善良的人,比如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就是恶作剧的代表。
但是,现实中的熊孩子却远远突破了这个定义,他们调皮捣蛋到影响了他人,行为随意到了无视他人的需求,至于内心善良与否其实无需判断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毕竟是孩子,很少有不善良的,所以这与行为对错无关。
所以,网友们将那些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称为熊孩子。他会随意动你的电脑,删掉你的存档,划烂你的屏幕,摔掉你的布置,把你家里搞的一团糟,在餐厅吃饭会在回荡着他们的尖叫声等等……
-2- 熊孩子的特点:
从上面的例子,熊孩子会有无数行为,绝对会超乎你的想象,超越你的底线。但是,这么个说法似乎还不能说明熊孩子。那么熊孩子到底熊在什么地方呢?
列数熊孩子所有的行为,我们会发现两个特点:一是,他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影响,二是,自己对这种影响不以为然。
我们继续深究,为什么孩子会常常影响其他人?本质在:行为无界限和无限制两个方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是群居生活,所以就有了私人和公共的空间,那么我们社会人也就形成了对于个人、他人、公共空间的界限,在每个空间会有不同的行为要求,这个要求满足了,会让人感觉舒服,不满足则会给人带来冲突。而这个要求,和道德一样,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潜规则”。
比如,我们自己在家,可以蓬头垢面,甚至不穿衣服;但家里有客人,至少是要打扮收拾一下,穿好衣物,可能是睡衣,但是肯定不会不穿;那要上班了,就要更好的打扮,换上正式的衣物的。那么要倒过来,在家西装革履,在外蓬头垢面,那么这个人基本上要去看病了。
熊孩子的问题就在于此:无界限性,他们不去区分什么是你的我的,区分公共私人的空间。不是不愿意,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别人的需求”。他们的世界里是这样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而无界限性带来的问题就是:无限制性,所有的行为都是没有你我他这堵墙所限制。但是,在他们眼里,并非如此,如果批评熊孩子,一般熊孩子都会很委屈,为什么不可以?原因还是那句: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3- 谁造就了熊孩子?
想到熊孩子都会让人气的牙痒痒,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熊孩子”呢?我们观察能够发现,“熊孩子”往往出现在“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的家庭中。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更可能造就“熊孩子”呢?
01·以孩子为中心,打破了你我区分的机会:
孩子刚出生是没有“我”这个意识的,就是并不知道我和这个世界看到的、摸到的有什么关系,随着与身边的人互动来确认“我”的存在,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自我意识”的产生。但是这时候的我和世界是什么关系,和身边的人是什么关系?这个还是不清楚的,那么在互动中,孩子会发现,原来其他人和我想法可以不一样。比如一两岁的孩子会分不清左右手,你举起右手,他会举起自己的左手。于是,慢慢的形成了“观点采择能力”,简单点就是意识到别人和我不同,别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是我们社会能够和平相处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问题就来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发展这个能力的机会。他饿了,有人喂饭,渴了有人送水,想要的东西立马买到,不高兴了立刻有人哄……“身边的人和我的胳膊大腿一样,我想怎么样,他们就按照我的想法做,他们没有自己的需求”这就形成了孩子内心潜意识的想法。那么,周边所有的人都应该满足我的需求,他们的需求和我的一样或者说他们并没有需求。
所以,你会发现熊孩子除了破坏力以外,还很会指使别人。你也会发现,生二胎最大的阻挠不是钱和时间,而是老大。
02·以孩子为中心,打破了规矩在家庭中的作用:
我们国家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原因就是“人治”会造成中央集权和严重腐败等各种问题。其实,在家也是一样的,家庭也需要“法制”,这个法就是“家规”。你会发现,古今中外,那些大人物背后,不见得是最有钱有势的,但一定会有“门风家规”。(当然也有逆袭者,但逆袭之后,也定会重视)
那么,以孩子为中心,就打破了在家中的规矩,孩子需求为大,而非规矩为大。那么,孩子就“中央集权”了,中央集权之后的结果就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嘛,那点破坏就是我想玩了而已,天下都是朕的。”。
更多解释可以参见笔者另一篇文章《为什么溺爱会毁了孩子》。
二、为什么打骂之后,熊孩子还是熊孩子?
其实,很多家长并非像新闻中说到的,不仅孩子熊,家长更熊。(当然,也有,而且很多。)还有一些家长,看着对孩子挺严格的,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熊孩子还是熊孩子呀。为什么呢?
-1- 观察学习的作用:熊家长与熊孩子
教育永远不是说教这么简单,古人讲的“言传身教”有着其心理学基础:观察学习。“言传”很好理解,就是告知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身教”其实就是用父母的言行来感染孩子,孩子会学习父母做的事情,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的效果。
而观察学习的内涵有两个:
第一:父母做什么我就学什么:孩子与家长接触中,无形中学会的就是家长的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家长对出现问题之后如何反应直接就教会了孩子如何做。比如,家长在公交车上大声打电话聊天,孩子就不可能在公交车上安静。
第二,我之前做的事情,如果没有受到制止甚至受到奖励,那么我就会做的更多,这一点称为“正强化”。说的简单点,当孩子在外面“犯熊”的时候,如果并没有得到制止,反倒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就相当于告诉孩子“你做的是对的,继续做吧”。孩子随便动父母的东西,家长觉得这是小事,那么就意味着别人的东西可以动的。
所以,你即使打骂了,也无法抵挡“身教”带来的影响,因为一般很少有家长每次都打孩子(当然也不应该打)。
-2- 体罚的作用:
体罚是家长实在没办法的结果,只能用打骂来解决问题,这个逻辑背后是:我打了你,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不对的,以后不能再做了。但是,问题是:
第一,体罚只能减退某些行为,不能建立新行为:
很多家长希望能够用体罚解决孩子错误行为,但是问题是,即便孩子知道了自己做错了(还有的时候,并不知道错在哪),也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为从来没有这个习惯。
比如,孩子在就餐时候大声喧哗,乱跑乱闹,家长很生气,回家打骂一顿,教育一番,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下一次就餐,孩子觉得吃饱了,好无聊呀,特别想跑闹一番(这是孩子本性),但是突然想起来,不行呀昨天还因为跑闹被打了。怎么办呢?嗯,好吧,开始玩餐具,玩得叮当响,然后把菜乱拨,又成了“熊孩子”。
第二,体罚往往视家长情绪而来,孩子关注的是家长的情绪,而非对错:
很多家长体罚孩子真的是体罚,甚至可以说是泄愤,因为让自己没面子了,所以生气打骂,以为是教育孩子了。其实,孩子还是一脸茫然,就是觉得爸妈就是心烦了,因为“上次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爸妈并没有打我呀。”所以,孩子越来越会看家长脸色,显得“特别老实”,而其实在爸妈不在时候就是“熊孩子”,这种爸妈很多时候会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有教育方法,其实在毁了孩子。
-3- 规矩建立缺失:
综上的问题,我们会发现,造成上面问题的原因是:规矩的缺失。就是孩子所有行为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原则,做任何事情都是想什么就做什么。如何立规矩,可以参考《正面管教》。
三、如何拯救“熊孩子”?
那么,家里有“熊孩子”怎么办?《战狼2》里有个不错的答案。《战狼2》中张翰这个“熊孩子”成了“英雄式”的“能孩子”。如果他是现实中的人物,必然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从此告别“熊孩子”了。那么,“熊孩子”怎么成为“能孩子”呢?也许《战狼2》中也给了我们答案。
-1- 达康书记说:少爷,以前我们都让着你,现在没有人再让着你了。
这句话对张翰的改变带来很大的作用,他在告诉张翰,孩子醒醒吧,这不是你的世界,你必须自己承担责任了,你不是万能的。
作为家长,一定要和孩子“断奶”,不能和孩子融为一体,称为孩子的左膀右臂,让他意识到别人还有需求,慢慢提高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比如,如果你现在需要安静写文案,孩子要玩,那么你可以和孩子商量,半小时后再陪她他,并定上闹铃。这半个小时之内,给他安排一些其他自己做的事情。不要让他觉得,你必须围着他转。
-2- 给予“责任”,建立规矩,拯救“熊孩子”的唯一机会:
让孩子独立于家长之后,其实孩子自己就开始承担自己的“责任”了,孩子意识到别人还有其他的需求,而且别人的需求也很重要,那么就会尊重其他人的需求,注意自己的行为。
但是,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孩子很多时候并不能判断什么是合适的行为,那么就需要规矩来判断,比如家中规矩是,不能打扰大人说话,那么孩子就不太会在公共场合打闹大声喧哗。而规矩的价值不仅如此,另外的价值在于,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有法可依”,你就能够告诉孩子为什么会被批评,孩子也就不再依靠家长脸色行事,而是依靠规矩行事,真正的“懂事”。
以上是笔者对“熊孩子”的一点看法,水平有限,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