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似乎从我们懵懂之时这个词就开始伴随着我们,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从我们一生的纵向围度来看,我们每个时期都有那么些闺蜜或者死党,小学有,初中有,高中也有,但是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并没有相应地增多,有的走着走着就散了。我有时在想,以前在的一个环境中,两人好到无话不谈,为何后来就散了呢?只能说,时间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但如果给我一个命题:“你亲爱的朋友们有哪些?”我想,我还是会恭敬地写下过往和曾经那些我亲爱的朋友们。
之前一直说要看《我亲爱的朋友们》,但是想想老人的剧情大概不会怎么吸引我,几次三番终于在前段时间看了这部剧。其实相比朋友的话题,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以及对子女的体谅倒是更戳泪点。
我们在叫爸爸妈妈的时候,好像很少会想到他们在一些人的眼中,角色是朋友,我们甚至也不想关心他们有哪些朋友,以及与朋友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但我们却会在放学后饭桌旁喋喋不休:我们的朋友今天穿了什么,我们的朋友今天考了第几,我们和朋友今天吃了食堂的什么菜,诸如此类。生命的两端本就是不对等,一般来说,大家更关注刚出生的婴孩,而不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从这点来说,好像做父母的总是在吃亏,这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因为子女基本不可能做到像父母关注孩子一样关注他们,但他们还是会一如既往把你当做他们最亲的孩子。
剧情从这样不对等的角度出发,关注父母们(年迈的父母们)日暮黄昏的生活,尽管孩子们一片孝心,父母仍旧不愿拖累孩子们,在生命的最后依然执着于自立和谅解。在一群老朋友们的互相慰藉下,我们才明白原来老年生活也可以如此多彩(当然按照韩剧的套路,还是有种一贯的罗曼蒂克式的童话)。
当你老了,希望你也有这样一群可爱的老朋友。
喜慈:
年轻时大概是个柔弱文静又带点神经质但对自己要求精致的女子。
年老时依旧固执想要自立不喜欢自己麻烦别人同时带点可爱的小气。
喜慈和忠楠好像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剧中人物,但其实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最令人感到难过的好像还是喜慈。三个儿子各自成家,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忙,老伴先她离去,虽然孩子们都很有孝心,但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尽管生活优渥,内心里的一种孤独寂寞无法排解,不想麻烦别人坚持独立生活并在冰箱上贴上致自己的话,当时挺感动我。
其间有段时间,喜慈因为无聊想要轻生,在那一天,她打扮精致任性赴死,被警察发现后却也死活不说出自己孩子的联系方式,只是因为不想让他们担心。于此又很怕自己得了痴呆无法自理成为孩子的负担。但害怕的还是来了,在喜慈痴呆的时候,最孝顺的三儿子要为生活奔波,为怀孕的妻子担心,但还是要陪在母亲身边,喜慈不想影响儿子陪伴妻儿的时光,就像她对自己说的那样:养老院是第二故乡,该去的时候要笑着去。当时内心既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又略有些心酸的苦涩。
喜慈走在长长的林荫道上,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因为热感冒就那样死在她的背上,在她痴呆的时候还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当年的场景,责怪自己因为年轻没有照顾好孩子,看那个场景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在想一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忠楠:
年轻时大概是努力挣钱养家太高傲不愿在男人面前低头习惯了自己生活。
年老时晚上害怕一个人在家表面小自私其实很善良贴心因为学历低而有点附庸风雅但其实有大智慧同时爱跟年轻人玩六七十还在努力考大学的终极单身狗。
忠楠一生未婚,甚至可能恋爱也没谈过,但自立自强,努力打拼照顾着自己的一大堆拖油瓶,好像具体是十二个偏瘫中风总之无法生活自理的亲戚们。虽然她有时候表面给人的感觉是略有些尖酸和自私,但其实内心是善良的,爱帮助别人的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喜欢她吧,很可爱,毕竟圣母玛利亚的人物形象现在并不吃香,瑕不掩瑜的人物才更加丰满真实。很少见到六七十背着个大书包跟一群年轻的毛孩子一起上课考试的场景,因为难得才可贵,又有多少人在古稀之年还有勇气重新走进课堂学习呢?我们大抵是不懂不会也不管不问地稀里糊涂过完吧。
兰熙:
年轻时是一个文静贤淑的妻子,父母经常吵架,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唯一的丈夫又亲眼目睹其出轨,可以说没有得到什么关注,然后倾尽所有的心力去把女儿培养好,女儿表面听话乖巧,但内心里也有很多痛苦和叛逆。母女俩相依为命,虽有吵架但也亲密。在女儿自私地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跟母亲叛逆一回的时候,兰熙被查出癌症。现在脑子里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女儿阿莞在兰熙住院前一天在洗漱间对着自己扇的几个耳光,因为在听到母亲患了重病之时,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自己跟心上人怎么办,为此她使劲扇自己耳光。其实假设我们听到父母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我们的第一反应有时却是:爸妈有什么事,我怎么办?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都是惭愧的。
英媛: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作为一个演员,她是敬业的,尽力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表面光鲜亮丽,但其实生活给她的磨难也并不少,但千帆竟过,最敬佩她的是那种云淡风轻的洒脱:云淡风轻述说自己的癌症,云淡风轻述说自己婚姻的不幸,生活给她的,她都坦然接受。与兰熙是好闺蜜,但是两人的友情也经历了一番狗血的打闹,随着岁月最终握手言和。
晶雅及石均:
两位是一对夫妇,算是在目前很多家庭中都是比较典型的一对。妻子晶雅在婆婆的刁难下,丈夫的男权思想下,任劳任怨,一生侍奉公婆,照顾女儿们,基本是除了自己全在为别人活,但依然无怨无悔,人到老年,唯一的梦想就是可以出去旅行。丈夫极端大男子主义,印象最深的是开头第一集去参加同学会,见到阿莞说了一句:“没带把儿还开什么车。”用这样的逻辑,在他的世界观里就是身为女的基本就是在家老实待着伺候公婆老公和孩子。
在家庭分工中,石均负责挣钱养家,晶雅负责伺候一家老小,并且是事无巨细地照顾好老公的起居:要水端水喝,要饭盛饭吃。男的认为自己挣钱就是本事大,就是辛苦,女的就应该唯他命是从,放眼现在国内,还是有很多无知的男权者有这样的思想的。好在石均叔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深沉的父爱让我贡献了很多泪珠子。在女儿受到伤害的时候,他可以不顾自己来保护她,大男子汉的思想,又让他不会表露出来,这样沉默深情的父爱很感动。
在晶雅的旅行诉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同时有种失望无救的情绪下,与石均闹起了小小的离婚风波,离了妻子的照顾,石均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同时也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彷徨无助中渐渐忆起往事,一幕幕无疑在述说着妻子曾经受了多少的委屈。
其实最怕人打着无知的旗号,却做了很多伤人心的事。所幸最终石均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错在无知,错在忽略,而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始终认为别人为你做的是理所应当。
大结局当然是愉快的,一群老朋友们一起出门旅行,坚持着“死也要死在路上”,人虽老,心未老。
昨天有个朋友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五年后的样子,我想了下回了她:成熟,内心不会因为什么事情随便动怒,事业稳定,不会想着换工作,就是一种40而立的感觉吧,虽然那时候才30,想象是这样子。但其实现在我回答的这个样子已经模糊了,我不知道自己五年后是什么样子,也无法想象老了的自己什么样,只是希望自己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