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期初学《背影》时,被老师要求通篇背诵,当时觉得文字太多为难的想哭,无奈只能机械地、一遍遍的背,终于也是背会过关了,考试时顺利写出了答案,再无印象。
近来闲暇,随手翻开一本文集,又看到了那篇《背影》,读到朱自清的父亲步履蹒跚地去买橘子的场景,我瞬间泪如雨下,那不就是我的母亲的背影吗,做饭时的背影、种地的背影、送我上学时的背影,身材矮小,体型肥胖,步履蹒跚。
父亲在我上初二那年病逝,那之后我姐弟三人的生命中就只剩下母亲,她身无长物,小学都没毕业,除了照顾我们姐弟起居,种地就是她的全部,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希望。父亲在时家里虽算不上门庭若市,但也是人来人往,父亲去世后,我们一下子陷入贫困,而且身负巨债,包括父亲生病治疗的钱和开办企业破产所欠下的债总共好几万吧,对于三十多年前的农村家庭而言,简直如同灭顶之灾。亲戚们、父亲厂子上班的邻里们都开始躲着我们,偶尔上门来也是索要最后的工资,当时十岁的我都深深的感觉到凉薄,但母亲却没说什么。
或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独自哭泣吧,我只记得母亲几天之后,再不哭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心操持家里的庄稼,那两年收成也好,每年都有二三十袋(二三千斤)收成,整理好了债主就来拉走,如此连续两三年,每次被拉走后母亲都会大哭一场,说如果都留着,我们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就这样母亲一人把负债还清了,她没什么抱怨,始终靠她那双手和家里几亩地,把我们几个抚养成人,上了大学。期间因为看到母亲实在辛苦,我曾多次要求辍学帮她,可每次都被她骂回学校,还有一次直接回家了,她对我不理不睬,每天照样干活,我就跟着她,一个星期她始终没有理睬我,一周后我背着书包回了学校,虽然还不够深刻不够透彻,但我已经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后来我和妹妹顺利考上了大学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母亲打心底里高兴的,因为她的努力和坚持,我们不用再重复她的辛苦生活。
后来母亲突然去世了,没有收到“大约大去之日不远矣”的提示,就那么突然地走了。好几年我都没缓过神儿,虽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可我是那样的孤独和自责,每天都在思念,每天都在悔恨。母亲辛苦一生,还没享什么清福就去了,无论我做什么都无法弥补心中的亏欠。后来直到自己结婚生子,我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我才终于彻底地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她拼命付出劳作,供我们读书,只为了我们姐弟能改变命运,将来能有个好的人生。
如今我也在养育我的孩子,辛苦虽不及母亲的万分之一,但我也想尽心尽力给我的孩子最好的人生,像我的母亲、朱自清父亲和古今所有的父母一样为子女计长远,天下父母心不仅是责任也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