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么一档电视节目:几个家庭进行野外生存比赛,其中一关是让孩子们通过一段铺有木板的钢索绳,木板距离地面两米高。
每个孩子站在慌悠悠的木板前面,都吓得不敢迈步。爸爸妈妈们的下面殷切的关注着孩子,嘴里喊着:“加油宝贝!”“孩子,勇敢些!”“孩子要相信自己,战胜恐惧!”
只有一个妈妈对着孩子喊到:“这么高,你是不是很害怕?我也会怕的,大家都害怕。你试着深呼吸,如果不行咱就放弃。”她的孩子犹豫良久,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虽然最后他不是第一名,但他却是圆满完成此次比赛的仅有的三人之一。
我很佩服这位妈妈的鼓励方式,她不是单纯的让孩子向前冲,而是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同身受,两米高又不稳固的吊桥,许多成年人都会怕,何况是十多岁的孩子。妈妈告诉孩子这种恐惧是正常的,然后教给他平息恐惧的方法一一深呼吸,最后还给孩子留了后路一一不行就放弃。这么做孩子心理上得到的是安慰和理解,所以他会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妈妈。
现在许多家长知道要多鼓励孩子,注重自信心的培养,但往往具体细节掌握不好,一味的喊“加油真棒”,未免过于空洞。要想真正帮助孩子,获取孩子的信任,最好是与孩子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我与儿子曾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帮他顺利度过了中学寄宿生活的不适期。
初入中学的第一周,严厉的军训结束后,许多孩子哭诉抱怨,不想再继续住宿生活。儿子也感觉非常不适应。
那是周日下午,离返校的时间越来越近,儿子表现出明显的不情愿,我拉着儿子的手坐下来,说:“在学校很想家对吗?”
儿子点点头。
我说:“想家很正常,妈妈上高中才住校,那时还总是哭鼻子呢,你这么小就住宿要比我强多了。”
儿子的眼泪一下子出来了。
我把他搂在怀里:“说说你都感觉哪里不适应?”
儿子说睡不好觉,总怕迟到,也不敢去大便,怕耽误时间。
我点头,表示理解:“妈妈一直睡眠不好,太知道睡不好觉的苦恼了,睡觉是件大事。迟到了,老师顶多训几句,但是,睡觉上厕所是人的生理本能,你若告诉老师你迟到的这些原因,你觉得老师会理解吗?你们的老师是不可理喻的吗?”
儿子说老师虽然脾气大,但对正当的理由还是很体谅的。
我又问:“老师一般怎么对待迟到的同学呢?”
儿子说,会让他们吃完饭时擦桌子。
“那其他人呢?回教室或宿舍休息吗?”
“不是,其他人负责刷碗,整理碗柜。”
我说:你看,每个人都有事干,对迟到的人来说算是惩罚吗?
最后我告诉儿子,实在不行咱就不住了。老师那里我去请示。儿子考虑了一下,决定再住一周试试。等到第二周回来时,他居然没提住校的事,并且情绪很不错。我知道,他已逐渐适应了。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谅他的处境,他自然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
在关怀鼓励孩子时,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感觉。
当孩子觉得无聊时,我们经常会说这多好玩啊;当孩子感到胆小时,我们会告诉他,这有什么可怕的?当孩子做不好某件事时,我们只会说加油努力。
长此以往,孩子的感受不断被忽视否定,他们会感到困惑和愤怒。当我们不断暗示孩子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的时候,他们的心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尽量的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与之沟通,这样的沟通才有效,这样的亲子关系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