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读小说了,因为怕受情节感染而不能自拔,果然如此,一个晚上,一部《人生》,农村题材、故事简单、线索明朗,入笔轻妙、引人入胜,没有恢弘气势、没有九曲情节,但人物鲜活、哲理深省,给人心灵震撼,不愧名著。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阿诺德·贝内特曾说:““优秀小说的基础就是人物塑造,此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风格是有价值的,情节是有价值的,观点的新颖独创是有价值的,但是,它们中间没有一项像塑造令人信服的人物那样有价值。”“千言万语无尽处,情到深处自然浓”,一夜之间、一次次被作者塑造的刘巧珍这个农村形象感动……
向往文化:刘巧珍,远近闻名、集人品美貌于一身的俊女子,却爱上了“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安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上写文章哩……穷得满窑里没一件值钱东西”的农民的儿子--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在高加林上学时便暗恋他,但自知自己斗大字不识一个,自觉配不上有前途、有理想、有抱负的加林,于是将爱深埋心底。
勇敢无畏:当高加林回到村上当农民时,“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俩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待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 ”在爱情面前,一个质朴的乡下女子,一个城里工人、乡干部都主动想和她成亲的女子、一个“盖满川”的女子,一扫少女的矜持、一改往日的羞涩、一鼓惊人的勇气,向自己心窝里的爱人吐露心声,何止一个纤纤女子,就连堂堂男儿的文化人高加林也为之汗颜。因为爱,所以说;因为说,所以泪流满面;因为泪流满面,所以感动加林……“如果不嫌弃我”,她爱他低到尘埃;“你在家呆着”,她爱他把他捧在手心;“我给咱上山劳动”,她爱他心甘情愿受苦受累;“不会叫你受苦”,她爱他只要心上人幸福,她愿意放弃一切;只要高加林快乐,她愿意给予一切。
彻头彻尾:结果与高加林相恋后,她做的比说的更好!看到加林皮肉晒得黑红,她心疼得直掉泪。加林饿时,她送鸡蛋;加林手烂时,她送药水;加林累时,她为他唱歌;加林在外,她照顾公婆。因为爱他,所以她总懂他所需。“多情自古伤离别”,尽管巧珍爱他彻头彻尾。但无情还是摆到了她面前“…… 加林哥,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去吧!我决不会连累你!尽管我爱你爱得要命…… 你走你的,到外面找个更好的对象…… 你多操心”,当他负了她,她仍然想让他心安理得追求他想要的人生;当她失去爱,她就是万般不舍也忍痛放他走……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天下再也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了”,“半个月来,她很少能咽下去饭,也很难睡上一个熟觉。每天夜半更深,她就一个人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哭她的不幸,哭她的苦命,哭她那被埋葬了的爱情梦想!”真爱也许就是宁让自己“千刀万剐”,也愿爱人“安然无恙”;宁让自己“惨痛难过“,也祝爱人“过得更好”!此时此刻,模糊的双眼直叫人连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灵魂高尚:最让我感动的是经历这样一次感情的冼礼,她没有绝望、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比以前更能干了,“她爱太阳、爱土地,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这也许是路遥对生活、对土地、对家乡、对自然热爱的深情。“她觉得大地的胸怀是无比宽阔的,它能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一个农村女子没文化,却能以豁达的襟怀去容纳世态的风风雨雨。路遥塑造这样坚强坚韧的形象,也许是想告诉我们:失败在人生纬度上,不过是一种历练,是一块里程碑,只有不报怨、不阻丧,只有拿得起、放得下将来才能成功。当高加林被县里清退回村时,她还阻止姐姐对加林的侮辱,还托人给加林安排教学工作,她虽失去了他的爱,但她仍然愿意向所爱的人做出的最真诚最无私的奉献,也许这就是文中多次提到的“巧珍是块金子”的内涵,也许这也是作者塑造的巧珍心灵美的折射,也是最打动人心,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题目感悟:《人生》结尾,巧珍选择了没有爱人只有丈夫的马栓。这也许是想说明大马川河流淌千年的哲学:“人活一世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方面不满意就灰心。”高加林最终被城市拒绝回到农村,昔日的心上人已嫁做人妇。作者这样写就是表明《人生》扉页上所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每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小说最后没有交代高加林的结局,又在印证扉页上“人生道路漫长”字眼,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在漫长的的人生道路上,都有着无限可能。只有饱受苦难才能享受人生的快乐,只有学习巧珍“因为爱,所以爱;失去爱,依然爱”的高贵品质,才能领悟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