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拍卖完后,嘉德问我:那只流拍的胭脂红釉菊瓣盘还感兴趣吗?
拍卖前我曾提出以包底价方式,把三只菊瓣盘组成一个标的,一起上拍,但委托方不同意。没想到拍卖时胭脂红釉菊瓣盘流拍了。现在问我对余下的那一只胭脂红釉菊瓣盘还有没有兴趣,且价格还可以优惠。
真是既有今日,何不当初呢? 我明明提出了一个包底上拍的方式,对于委托方来说,保证三只菊瓣盘能成功转让;对我而言,三只在一起不会失散,又不至于举高价。这对双方都是好事一庄,可是,由于委托方对价格有所期待,不同意我的提议,致使那只价格最高的胭脂红釉菊瓣盘流拍,而其它二只分别落在我和另一人手上,三国归晋变成三家分晋。
唉,云散高塘,水涸湘江,已经散了,还怎么聚……人呐,过了那阵子,就没那股心气了。
可惜!可叹!我考虑再三,最终放弃了。
真是令人遗憾啊!
半个多月后,兴奋之情才慢慢平复下来。嘉德公司的孙维诗忽然来电话,她说她现正身在伦敦,在著名古董商马钱特(Marchant)的店里,发现一本马钱特(Marchant)的旧图录,里面就有载有这件柠檬黄釉盘。这是一个很好的著录,问我需不需要?
於倫敦120 Kensington Church Street的Marchant現址,約2015年" uploaded="1" data-infoed="1" data-width="640" data-height="591" data-format="jpeg" data-size="55947" data-phash="4FBDF1C46E3AC0C0" data-source="outsite" outid="undefined">
这是求之不得的事啊! 我赶紧对维诗说:“买买买! 快快快!”
维诗笑着说:“不用买,我跟他要一本就是了。回来后我送给您。”
真是喜出望外,所谓旧图录就是以前出版的书,居然连它在马钱特(Marchant)的旧图录也找到了。
大家知道,在旧图录里有著录意味着什么吗?请接着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