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师生在《西游记》上摸爬打滚。从一开始孩子们看到厚厚100回书籍的畏怯,到慢慢读进来,再之后渐入佳境…孩子们用心了。
昨天公开课,算是对这段时间读书的一个考核。看看孩子们读后的领悟,以及对整本书脉络的把握清晰度。课堂上,我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1的第三问,题目是:“妖魔是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磨难,也是他们成长路上的磨难。你认为这些显化的妖魔具体指什么?结合时代,结合自身,试做分析。”孩子们,有的说:“指当时的恶势力。”有的说:“指天灾或人祸。”很多答案是指向外的。但有一位女孩儿站起来说:“读‘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这一回,我反观自己,很多时候还是觉得自己的定力不够,会被外界诱惑或干扰。而有时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造成一些不好的事情。”此话一说,亦有其他孩子们,沿着这一线索来表达,最后碰撞出了一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孩子们,好样的!
任务2的第三问,设计题目是:“结合孙悟空不同名字背后,行为的变化,你认为孙悟空身上渐渐拥有了哪些品质?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问题在孩子们一起精读“尸魔三系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第三次驱赶孙悟空时得到了答案。还记得,十四回中,第一次被逐,孙悟空转头就走。到现在,接连3次被冤枉,3次被赶。孙悟空能如此耐心,如此谦逊,实在看师傅没有回心转意时,拔三根毫毛,变出了三个自己跪拜师恩。从孩子们湿润的眼眶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懂得,此时的孙悟空已有了感恩心、责任心以及次第拥有了慈悲心。是啊,多么大的变化啊。而细细分析这些变化,竟全然来自一次次斩妖除魔的智慧中,来自一心护师傅的心念中。那这样来看,与其说妖魔是师徒四人的障碍,不如说是反推他们成长与变化的助力。当有远志,当有坚定的信念时,这本身便会成为前行路上的动力和铠甲。
孩子们,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