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旬,心情畅快,“馆主今晚以故事换酒喽?”我说道。
馆主淡淡一笑,“可以。”
杀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刀枪棍棒,而流言蜚语却能够杀人诛心,不见血的无形的刀枪棍棒。
那是十一月的丰收日,深秋的季节因为接近冬季,所以带着淡淡的冷风,但是秋收的喜悦又怎会在乎一点寒风。
高兴的人们坐在一起谈论着有趣的事情,田园的孩童嬉戏打闹着,一片祥和的气息。也不知谁一个岔口,把谈论的对象指向了村里的年轻寡妇身上,气势一发不可收拾。
寡妇叫王兰,五年前跟随丈夫来到拔瓜村,丈夫却在两年前的一场意外中不幸身亡,只留下王兰和一个五岁的儿子,在丈夫身亡后王兰便一直住在村子里。因为王兰年龄才二十八九,气质雍容大雅,肤白貌美, 一时成为村里炙手可热的对象。
村里的媒婆纷纷向王兰推荐各自手中硕果仅存的“大龄优质单身汉”,自以为能够赢得芳心的“大龄优质单身汉”却被王兰无情的拒绝了,有自以为是的锲而不舍,却也是碰得灰头土脸。
慢慢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越来越多,一时一个村子流言四起,仿佛王兰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一样。而一开始的流言只是因为王兰拒绝了他们,可笑的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有一次我遇到王兰,那个时候正是流言巅峰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也犯嘀咕,最终我打消了那些杀人的流言蜚语,和她聊了聊。
我说:“在这个村子已经没有你留恋的了,为什么不搬走呢?”
她说:“我作为他的妻子,这里是他临终前挂念的地方,我要在这里陪伴他,”王兰指着对面山头,含有泪光的双眼陷入沉思。
原来三年前他们也是一个幸福没有的小家庭,但似乎老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她丈夫在出差回来的路上不幸车祸,在高昂的医药费下最终还是没有撑下来,身无分文的她带着丈夫的骨灰回到了这里。
我挺佩服她的,以她的姿色根本不愁嫁,又何必待在这种鬼地方?
她说:“君生时心不负我,君走时我不负君。”
我不知道他丈夫在时是如何对她的,但是听到她说的十四个字时,我知道他这一辈子挺值当的,尽管很遗憾没有和王兰白头偕老。
我告诉她如果能够离开这里就离开这里吧,在这里会把你逼疯的,你还有一个儿子。
她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我知道她身无分文,去到哪里都是艰辛的。
后来我没有在回到村子里过,听说王兰被村子里的流言逼疯了,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