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一个青春期的小女孩,很漂亮,学习很好,很优秀,一次同学间偶然的嬉戏,被吓到产生惊恐发作(在这里想提醒大家,一定要和孩子们沟通开玩笑要有个度,有些男孩子比较淘,就会拿一些仿真的东西吓唬女孩子,青春期的女孩子很容易会吓出问题,这样对双方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一年后回归学校,近期又无法上学,一上学就头晕、恶心、四肢无力,但检查却没有实质性症状(有的家长会认为这是装的,是为了不上学,往往会用一些强硬的方法,其实这是真的,是因为心理出现问题的躯体反应),形成了躯体性障碍。经分析小姑娘主要是心理抗压能力不足,没有自我成长意识。聊天中发现,家长对孩子总是过于保护,总是替孩子“着想”,什么都替孩子设计,孩子自己并没有觉得出现问题,无心配合医治。甚至觉得来看医生就会被别人看做是“精神病”,十分抗拒,几次说话间突然离开诊室。这个时候的家长是很着急的,很想急于治好孩子,并没有去考虑孩子是否能够接受?试问一个十分抗拒治疗的人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吗?
有些问题不见得就是孩子的问题,家长的过度保护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问题。往往因为这种过度保护,让孩子们无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得到真正的成长。现在的很多孩子对死亡没有恐惧,反而无法面对生活的一些磨炼。我们家长一直走在孩子的前面,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成长的一帆风顺,自然孩子就学不会自己面对问题,当问题出现时后果可想而知。为了孩子们,我们家长们要学会推而不是拽,试着在孩子的后面,做他安全的港湾,相信孩子可以,帮助鼓励孩子前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能力,就是能把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
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
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
对人好期待它回应也好,
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它被关注被安慰,
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实现昵?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
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