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可能说了再多的话,别人还是听不太明白。可能给别人展示图表,别人很快就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这说明与单纯的文字信息相比,我们更能理解图表信息。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他通过大脑的割裂实验,进一步证明我们每个人拥有着左右两个大脑,而左右脑是通过由胼胝体连接沟通,也就是经过神经纤维进行连接以及信息的传递,而且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提出了"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就是著名的裂脑实验,裂脑实验证明右脑容易接收形象化信息,左脑容易接收逻辑性信息。如果能够综合运用左右脑,我们会更容易理解信息。
小陈在网上看到一款很不错的毛衣,就给男朋友小张描述毛衣的品牌及尺寸大小,男朋友知晓女朋友描述的信息后,就去街上的品牌店买了一件毛衣。回家后,小张本以为小双非常开心,谁知小陈却说买的不是她喜欢的款式……。可想而知,小两口有点不愉快。如果小双将网上的图片配上文字发给小张,我想小张肯定会买到小双想要的毛衣。
图表信息在我们信息传达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点:
一、图表化更容易传达信息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时候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片。比如:你去一个大型公园观光游玩,异常开心。你回来后,给大家讲述所见到的景色多美多好玩,大家只能在脑海里勾画你多描述的场景,但是别人很难感同身受。如果你拿出手机给别人看照片和视频,人家就会有身临其间的感觉,就能明白你的感受。
二、图表传递信息迅速
图表给人印象深刻,传达意思也很快。餐厅里面的餐单很多都是用图片配文字的方式做成餐单,也有直接文字做成餐单的,你认为哪种形式要好呢?当然是有图文的菜单,图片传达的意思要比文字更快速更全面。如果你只看到文字,你会想象这个菜是什么样的,但是图片放在你面前,你就知道这个菜应该是什么样的。
三、图表传递信息更准确
2008年,我刚来到天津的时候,我对周边街道都不熟悉,有一次我看到电线杆上的网吧广告,我并不清楚上面的地址迎宾街。但广告的下方有一个地形图,并将网吧地址标注出来了,我很快按照地图找到了网吧。
如何设计图表呢?
我们分析问题时候需要建立框架,而思维框架的逻辑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结构排序、重要性排序以及演绎逻辑顺序法。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逻辑顺序,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图表。图表类型主要分为:关联图(文字框与文字框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界面图(人机操作界面图、仪表盘图)、系统图(一个系统内的文字框之间存在联系的图)、流程图(工作/操作说明图)、地图、统计图、表格、实物图等。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可以经常运用以上图表(包括在各类文档、PPT以及会议使用纸板图表),肯定会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1:你在给工人培训空压机如何操作,你可能只需要绘画出流程图,他们可能就能很好地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并且不容出问题。
例如2:我们在给老板汇报经营数据的时候,你可能只需要绘制出今年与前两年的业绩数据统计图或统计表格,说明今年的数据是增长还是减少,公司运营方面取得哪些业绩。老板可能就会认为你是具备系统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拿着一叠字总结报告给老板读。
图表对我们信息掌握有很大帮助,如果你觉得自己说话让别人觉得晦涩难懂,那就试试运用图表进行形象化表达吧。
欢迎留言讨论,您的点赞是我最大动力,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