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某班教室,上课铃声还没有响,老师就进来了,同学们赶紧各就各位,秩序井然。老师敏锐的目光扫视一遍,发现AA同学跟别的正襟危坐等待上课的同学不同,他正埋头看书,神情专注。
老师走过去,在他课桌前站定,他竟然没有察觉。老师拿过他的书,一看书名,脸色立变,严厉斥道:“小小年纪,谁让你看《心理罪》的!没收!”
同学们一片哗然,后排的小丫同学不无得意并侥幸道:“嘘,《心理罪》一共5册我都看完了耶。”
刚小声说完,旁边的同学BB就揭发她:“老师,小丫说她已经看完了《心理罪》!”老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上课铃声恰如其时地响了。
我是小丫的妈。小丫一下课,就给我打电话简述以上情况,她说:“妈妈,我被同学举报了看过《心理罪》,如果老师放学后找我谈话,我就说是我妈允许我看的啊。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你,你可别不承认啊。”
嘿嘿,这丫头,这就想好了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了。
没错,事实的确如此,是我允许小丫看的,她不光看过《心理罪》,连《十宗罪》和《暗访十年》也都看过了。
然而老师并没有找小丫谈话,也没有打电话给我。老师只是在微信群里提醒了一下,说初中生年龄还小,心理并不成熟,有些不太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家长们要注意过滤一下。
老师说得不无道理。事实上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出一长串书单,古今中外,各类经典名著,有些要求必读,有些可以选读。
大部分家长跟我一样,都很支持并配合,不管必读选读,一股脑儿都给买了回来,谁还不想让孩子们多看些书呢,何况是学校建议要看的,准错不了。
然而,我发现,必读的书,因为要求作批注和写读书笔记,并且老师还会抽查,所以不管是敷衍了事还是认真完成,反正孩子至少都会翻阅一遍的。
而那些选读的书,有些也很快就看完了,有些看了几页就丢下了,有些甚至都没有拆封。问之原因,答曰“不好看”或者“不想看”。
所以,孩子应该是跟大人一样的,既然有自己的爱好偏重,就应该有一定范围内的选择权利。尽管对那些她不想看的书有所惋惜,但是我也不会逼迫她看的,收起来,放好,也许有一天,又有兴趣看了呢。
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选择,现在她翻出小学时读过的那些曾经带给她快乐和满足的书,反倒觉得幼稚了。
《十宗罪》之类的,我是买来给自己看的,不想CC翻了几页,竟然被吸引住了。于是我也没有阻止她,她就全部都给看完了。
这个世界上,既有正义,也有邪恶;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既有温暖,也有严寒,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既有拔刀相助,也有落井下石……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只生活在阳光下的白天,也会见识到风雨中的夜晚。既然如此,让孩子早一点认识到社会的阴暗面也未尝不可,或许她能够因此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呢。
书中那些残忍,那些伤害,那些犯罪现场,那些凶杀案件,的确会给孩子造成震撼和惊恐。可对应的,那些勇敢,那些信念,那些弘扬正义,那些坚持不懈,也让孩子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红楼里也有勾心斗角和贪污腐败,水浒中也有拦路抢劫和龌龊买卖,西游里也有魑魅魍魉和妖魔鬼怪,三国里更有互相残杀和设计陷害……很多孩子不也都看了吗,而且并没有因此堕落和颓丧,反倒增加知识并进步成长了呢。
看完这一系列接近真实案例的书,小丫说,“我长大了也想当个警察。”自己还网购了《犯罪心理学》开始研读。
当然,我知道,他们这个年龄,梦想并不确定,不管她长大后改不改变梦想,但是这一刻,她的正义的愿望却是发自内心的。
大白天也能遭到狂风暴雨,暗夜里也会偶遇希望之光。孩子,我只愿你看过人世间的黑暗残酷后,仍然做个明媚善良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