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了《孙子兵法》,兴冲冲地打电话跟好友说:“看完孙子兵法,感觉自己智商都变高了!终于知道什么是道/天/地/将/法、还有 为将者该有的智/信/仁/勇/严。这套机制在商业、企业管理上很有用...”
好友忍不住打断我,很讶异地问:“孙子兵法?Are you kidding me?你竟然会看孙子兵法!”
“对啊,怎么了?我觉得他写得很厉害呢!”
“嗯,我觉得孙子兵法比较适合公司高层领导、或是创业人士看的,教人家如何带兵打仗。推荐你看《西游记》,学一下他们如何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跟猪队友合作、给无能老板干活...哈哈哈”
呃...嗯…咦?好像是挺有道理的!
孙子兵法都是谁在看的?
虽然被泼了一盆冷水,但是后来想想,觉得说得没错。孙子兵法主要是教“将者如何为将、如何与敌军周旋。”
可是换个角度去看,就算不是企业高层、不是创业人士。多了解一下上头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也未必是坏事。当你知道高层领导的决策的原理,就更容易能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指令,更能乐于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好。
所以说,孙子兵法应该是人人可读的。
大将小兵如何读《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给后来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出其不意、速战速决、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战术。这几个经典,不管是为将者、还是小兵小卒,都可以为之所用。
然而,孙子兵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我们细细品读,领悟出真理,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使用价值。
身为领军人物,当然需要有勇有谋,但一个军队,最多只需要一个头目将领,剩下99%都是小兵小将。而既然大将小兵都可以来学习一下孙子兵法,那么身在职场中的菜鸟、小白该如何从中汲取自己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过滤出适合底层小人物使用的3条生存法则,在这里分享一下。
给职场菜鸟的3条生存法则
❶ 以强击弱,最基本的攻战之法
《孙子兵法·谋攻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这个法则是说,当我方人多势众,有10倍的兵力,可以包围歼灭;有5倍的兵力就进攻;有2倍的兵力就努力打一架;实力相当就先瓦解分散敌方;比不上别人的实力,就不要打。硬是要打,只会被俘虏。
说白了就是: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真的比别人厉害再来挑战。打不过人家就认怂,保命要紧!等到你足够强大了,再来PK,用自己的优势战胜对方的弱点。
在职场中,菜鸟可以先理性思考,用SWOT分析自己的强项弱项、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累积一下实力后,再以强击弱、避实击虚,也就是找到机会发挥优势,避开劣势和危险。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当一个项目经理,至少先前面熟悉产品特性、生产流程、资源整合、跨部门沟通。等到有机会获得好的项目资源时,自己是可以胜任的。(有些新人一进项目组就不甘落后,想要单独负责一个案子,可是,前期累积的基础尚浅,缺乏锻炼,后期会出现压力过大、状况频出的现象。)
❷ 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个法则是说:以前善于打仗的人,都是要先做到不会被敌人战胜,然后再伺机战胜敌人。
在职场上,不要急于求成、太急着想要改革创新。应该务实一点,先稳扎稳打,不要出太大的错误。不被困难打败,保持实力,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举例来说,如果你连最基本的英文都没学好,想要做欧美外贸工作?如果你想当董事长秘书,连会议记录都漏洞百出?空降项目组,连过去历史都不清楚,想解决问题?不管在哪里工作,先确保本职工作做好,再寻求价值提升,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❸ 兵不可以动怒
《孙子兵法·火攻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这个法则说的是:打仗劳民伤财,国君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以一时气愤而率军出战。
孙子一再告诫“兵不可以动怒”,因为愤怒可以使人丧失理性的判断,做出不知智的行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刘备,为了给结义兄弟关羽报仇,挥军东征吴国,想要杀了孙权。他不听军师诸葛亮劝阻、还错误判断局势,刘备后来惨败在东吴大将 陆逊的手上,也就是后来的夷陵之战。
曾经听一个朋友分享过,他们公司的一位资深同事,很有潜力,可是有一天早上,他受不了顶头上司的某个做法,忍不住脾气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你这个老东西,我忍你很久了!就等你走的那天了...”结果,消息传到高层那里,老板直接请他下午就走人,连收拾东西的时间都不给。
其实那个顶头上司快退休了,了解这下属,能力很强,个性方面也尽量包容。只是,这样撕破脸,被其他人撞到,就不好看了。
所以说,士不可以动怒,情绪管理很重要。
最后,总结一下,3条生存法则:
第一,先积累自己的强项
第二,稳扎稳打,先不要被打倒
第三,情绪管理很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