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94天。早晨起床,天下着蒙蒙细雨,不能跳舞锻炼,走下楼,打着伞,从小区西门出去,逛逛早市。
七点前的早市(7点后,按照城管要求,撤除摊位),人流如织,熙熙攘攘,当季的水果、自家种的蔬菜、油条烧饼、小磨香油、老年人服装、日杂地摊等等,应有尽有,一派繁荣的景象,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缩影展现无疑。
一位老农拉着半车自家种的黄玉米在市场中间吆喝,两位女子在挑选,我也凑过去,选了8根,准备付钱。
这时,一位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中年妇女和她老公向公园方向走着,经过卖玉米的摊位,女子停了下来,说“哦,黄玉米。”男人在旁边说“家里冰箱里还有玉米呢”。女同志说“没有黄玉米。”男人继续说:“家里有玉米呢,别再买了。”口气略微有一点不耐烦。
女人瞪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但脸色有变,乌云显现,不悦地起身,朝着公园的反方向走去。这位老公看来脾气不错,跟着女人一同往家的方向走去。
本来好好的肩并肩地去公园散步,不成想因想买玉米没买成之事,发生变化。女人生气回家,男人无奈地紧跟着,也向家里走去,一个美好早晨的愉悦就这样泡汤了。
我和几个买玉米的和卖玉米的以及旁边卖菜的老太开始议论刚才发生的事情,有觉得老公不该管老婆买玉米,十块钱8根,花不了几个钱;有说中年女子使性子不应该,怎么因为一句话就不去公园,扭脸就回家了呢?还有人说,这回家还得吵吵,这一早晨就别想安生了………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我付完钱,提着玉米,说了我的看法:这岁数了,应该什么事都有自己认知的观点了,还用这种方式生气,有点不应该。女子想买黄玉米,买就是了,男人也没有拉着你的手不让买,该买则买;如果男人说话了,家里冰箱有,你认同,那就可以不买,然后高高兴兴去公园就是了。女人这种想买,听了男人话没买,又生气扭脸回家,就不好了,有点儿耍小孩儿脾气,让男人很尴尬。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不可取,结果就是让自己男人不愉快,你扭脸回家也不愉快,这到底图啥呢?
生活中这种琐事很多,一家人往往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使一个人生气,使本来很愉快的氛围变得很尴尬、很紧张。一个人有一个人看问题的方式,别人建议也是别人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出来,但是你听不听是你自己的决定,当你认同了建议,你就应该愉快的接受,改变行动已然成为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认同,你可以按照你的思路继续去做。这样的话就不会有这种尴尬之事发生。
符合“道”的理念一旦形成,生活中就没有那么多的纠结和不愉快,活得会很通透,很自在。
人要朝着明白的方向去活,明白需要智慧,智慧需要学习思考和总结反思。否则,看着光鲜亮丽的一个人,每每遇事儿,惯性思维指挥行动,会经常出现不愉快。并且还不明白为什么,总觉得都是他人的错,别人“不这么说、不这么做”,我就不会不高兴,迁怒于人,活得一塌糊涂。当你明白事理后,不管别人怎么做,怎么说,你心明如镜,顺“道”而为,淡定从容,哪还有“不悦”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