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信发来:“亲,这周老师有事,如果你愿意,可以来带领一次读书会”看到这个信息,我很想尝试,但又有点疑问,自己可以吗?但是我这次给自己说,我要勇敢,没有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
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准备工作,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这次是补位而怠慢这次的读书会,我要分享什么?读书会设计什么?如何开场?我精细的写了写,然后在家里很认真得想象着我就是读书会的带领着,想象着周围坐满了人,我开始我的介绍分享,呀,这样不行,改了改开始的状态。于是又换了一种。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过程开始自己的分享。最后,选择了前几天一直在打卡学习的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我想分享心理营养对孩子,乃至对自己是多么重要,一个心理营养充足的人,她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孩子的一点错误而发火,她会看到孩子会需要帮助,看到孩子的情绪,也懂得自己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安静平和有安全感。
终于,时间哒哒哒的转着,终于转到了读书会开始的时间,我着急的到了现场,除了两位老师外,来参加读书会的比平时少了好几个。算起来,就三个家长来了。可是,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关系。我是一个新手,第一次来做,当然,有没来的是正常的。我觉得我的心理状态是那么好。
开始了,按照我在家里练了好几遍的想法,准备的资料,开始了我的分享。首先,介绍了我的学习之路,去年接触了正面管教,发现了这是多么有爱的课程,为什么不去传播呢?于是学习了讲师,并且在生活中实践。正面管教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多惊喜,通过正面管教,就想更深入的学习,在好爸妈在线平台,接触了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于是有了触动,这本书刷新了我的理念,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无条件接纳,什么是安全感,以及什么是独立做主。原来,无条件接纳就是当一个孩子出生不久,什么也不会,甚至也不会讨好,也不会笑,做妈妈的却妈妈的爱。安全感,是对环境对人有着内心的信任。另一个独立自主,并不是自己可以做很多事,而是自己可以有选择的权利。突然顿悟了,原来是这样。
然而,如果我们现在想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做到安全感,怎么办呢?
我想到了,正面管教中的工具
“我需要你的拥抱”
“我感到――因为――我希望”
这两个小工具帮助我,并且让读书会学员知道我需要拥抱的力量,两两一组有大人,有孩子,去想象最近遇到的挑战,然后,由妈妈说“我需要你的拥抱”在进行中,我问妈妈的感觉,有一个扮演妈妈的说,我觉得我被融化了。我想起我第一次进入正面管教课堂时就体验了这个,老师让和家人去做这个活动,体会自己的感受。我给儿子说这个的时候,我也被融化了,而儿子感觉到了力量。这真的是一个连接的好方式。对于无条件接纳,安全感我觉得再适合不过了。
“我感到――因为――我希望”,又真实的表达了自己,还明确给予了对方的期待,这个又简单明了,还很直接。如果听到了这个,我想,会很想拥抱对方,或者给予某种回应。
分享了这些,我觉得,我成长了,想到一句话,知道不一定能做到,而做到,却不一定做的好。只有真真正正的去认真做一次,才知道自己的哪里还需要提高。
每次的体会,都是一种学习。每次的学习,都会成为一种经验,然后给予自己能量。
突然想到,我做完这第一次的读书会后,心情很奇怪,有一种超出了安全范围的敏感,很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我给一位老师分享说,.“我今天做了第一场读书会,”她问:“感觉怎么样”我说:“我觉得不是很好,因为我老是害怕别人的评判,我在想着每一个细节,害怕别人说这个不对,那个不行,我好像很敏感”,那个老师说:“活动做的次数多了就会脱敏了。”
此时,写这个的时候,我想到了活动做的多了就会脱敏了。是啊,实践的多了,就会找出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也让自己成长。
每一次的行动都会给自己带来想法,再多的想法也需要行动去尝试,然后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