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闉(yīn)跂支离1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dòu)肩肩2。瓮㼜大瘿3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斲,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注:
1闉(yīn)跂支离:闉,曲。闉跂支离,形容相貌极丑。
2其脰(dòu)肩肩:脰,颈项;肩肩,形容细小的样子。
3瓮㼜大瘿:形容颈瘤大如盆。
解:
本章寓意明了,为赞德而“贬”形。
通观全文,有两处值得细究。“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此处“四者”指代上文“知”“约”“德”“工”。显然,此“知”“约”“德”“工”非彼“知”“约”“德”“工”。世俗的“知”为智巧,此处“知”为认知;世俗的“约”为盟约,此处的“约”为人与人之关系;世俗的“德”为品德,此处的“德”为天性;世俗的“工”为巧诈,此处的“工”为交换。天鬻的“知”“约”“德”“工”朴素而合乎自然,世俗的“知”“约”“德”“工”充斥着机心机用。天鬻既然合乎自然,于人而言就是天食。此其一。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这里,文本点明拒斥“人情”。没人情是什么样子呢?可以不为是非对子所困。
那此人情是否又不同日常人情呢?请关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