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呢?每天学到的知识,总在关键的时候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有时候你明明收藏了一大堆的写作素材,看了一大堆的资料,想要激发灵感、派上用场时却找不到?
都说写作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此时却发现,如果方法没找对,写作和知识管理还是差了几个距离的。
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将写作与知识管理的距离缩小吧。
01
手机碎片化时代,信息量的暴涨让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将知识的存储还得仰仗一些管理工具。
如印象笔记、微信收藏、网页收藏、有道云笔记等。
找到自己用得顺手的软件工具,会让你的知识获取得更便捷。
02
每次刷微博、公众号时,发现了优质的文章、内容时,你会怎么做呢?
遇到自己感兴趣、有帮助的知识时,要怎么去学习掌握呢?
是不是右上角的功能键,点击收藏,然后就让它静静地躺在那了?
有一段时间我就是这么做的,不管在哪看到,只要是感兴趣的内容、图片,我都会点击收藏,可时间一久,想要再看再利用时,就找不到了,因为它已被深深埋藏在知识堆里。
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做呢?
给它来个分类。
例如今天你在公众号里看到了剽悍一只猫推荐的书籍,感觉他的文章有趣又有意义,是介绍职场技能的,此时你就可以给它分类,如“职场”或“技能”,用印象笔记或者有道云笔记等APP将它收藏下来。那么这篇文章就成为你知识库里的一份子了。
03
自从对知识做了分类后,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新的麻烦,因为它们全都长一个样(有职场的、有技能的、有美食的、有旅游的),查找起来还得一个个点进去看,耗时又费力,思来想去,要不给他们分类贴个标签吧。
比如平时看到烘焙蛋糕的教程时,感觉这个简单、那个不错,好,那就收藏,分类成“烘焙”并且贴上标签“蛋糕”或“虎皮蛋糕”,等下次打开烤箱要做蛋糕时,直接输入关键词就能把它找出来了。
所以,在你收藏文章时,先给它来个个性化的标签吧,这样方便你在关键时刻轻松找到它。
04
有了工具,做了分类,贴了标签以后,知识管理就算完成了吗?
非也。
你还得实时更新,常常修改。知识是个迭代性很强的东西,就像是个房间,久居不打理,会堆积很多的灰尘,只有经常去整理你的知识库,打扫每个角落,知识才会越用越新。
05
今天下午听了六哥彭小六的知识管理课后,才发现我和知识管理达人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虽然六哥说的那几个点我平时也做了,但还不够细致,看着六哥发的图,举例子,光是笔记和分类就有几十个了,更别说其他的收藏和归纳,可见他平时在知识的积累上下了多大的功夫啊。
能够把知识管理玩转自如的人,他的写作也差不到哪去。
通过今天的学习,对自身的知识管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相信只要找到方法和门路,知识管道的道路会越走越远的。
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祝君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