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写:高解、终解、末解,但想想不合适,自己不过是还在路上的蠢笨的猫,前途未知,还是“当下解”吧。
知行合一的去功利阅读,也才没几年,前面分享了一些认识,可能也不是完全正确,不过是自己的个人实践罢了。而朋友说,等着看“高解”,不免羞红老脸,实在不是由低到高的意思,那么,应该是行至此间的当下了。
当下的阶段,我们都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在专业之外杂七杂八的涉猎也有些浅尝辄止的见识,功利阅读是在这些“根基”上的进步。
在专业内,我知道行业经典著作是哪些,年轻时敬畏那些大部头,往往从边角料或者各种“解读”、“精华”中获得咀嚼了好几轮的“知识”,那些精简的精华堆叠在一起,其实是难消化的,而且仿佛前辈和作者获得这些内容是轻而易举的,被一层层略去的描述和对案例的喋喋不休的讲解,在简化篇幅的同时也降低了叙事及可读性。唯一提供的是小册子形式的操作指南,但却因消化不良反而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在电子书的时代,一屏一屏的刷书是可以实现的,专注的啃完一部2000+的书,也只需要带手机或者平板在身上两周左右,至多不会超过一个月,这和书原本的尺寸有关。通过对经典概念在原初提出阶段的回顾,偶尔能品出从青涩到成熟的变化,原来如今言必称是的概念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功利阅读最好的加速器是生动的叙事,你是不是很难想象在大部头的著作里面并不是每一页都那么刻板教条?我也是在啃了几部之后幡然醒悟的,因为预留篇幅巨大,作者有足够的空间将自己的理解讲明白,所以会采用各种手法来展示,好的外科医生,是很能写的。
专业外的杂学,那就更有意思了。我是通过网络上星星点点的概念逐渐对某个事物感兴趣,而后顺藤摸瓜提溜出来一本本“上游”的书,逆流而上,终在荒芜之地找到那个星星点点的“原初”。比如说,从一个故事中听到“弗洛伊德通过分析老妇人总是梦见猫,推断老人的母亲曾经寡居多年,老人的童年遭遇过冷漠和欺负”,去找了更多的心理学的小故事看,进而翻出了《梦的解析》,又因为看不太懂,找到了荣格,而后发现了阿德勒和弗洛姆,再后来看到了马斯洛,马斯洛又是带着哲学味道的心理学,于是再去探究下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的相爱相杀,一直从康德摸到苏格拉底。在强烈动机下,有点囫囵吞枣,但并无消化不良的感觉,一知半解下的畅快是“有时间了,要再读一遍”。
碎片化的时间、场景,而非碎片化的意识、规划。工作纷繁,而业余时间斑驳,但计划上,这些时间的色调应当是接近的,切换自然是自诩“老鸟”之后的一点小得。工作之余,其实是一个任务和下一个任务之前喘息的时间,或长或短,如果掏出手机刷抖音,或者开一局5V5,时间也可能正好过去,带着少许的多巴胺进入下一个任务倒也未尝不可。现在已经习惯掏出手机点开电子书了。电子书的好处是绝对可以随身的,只要手机有电,打开就在上次读的地方。我设置的是浅绿的阅读背景,无论前一个任务如何,进入阅读的状态会有个浅绿的仪式感,快速进入专注,一行一行的开始,逐渐加速,也许会在意犹未尽时被下一个工作打断,也许酣畅淋漓,倒杯水喝完,休息片刻,做下一个任务。
并不是碎片化时间出现了再去利用,而是一大早就计划好了,出现了碎片化的时间我干啥。有个概念叫“切换成本”,就是说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会有个响应缓慢的阶段,那就只好想法降低它了,或者骗骗它,“工作是盈利,阅读也是盈利,而不是放松”切换就会顺利些,我不如很多老师,一个时间段只能看一本书,还做不到几本书同时推进,实力不允许啊!看,有努力的方向了,小目标先做起来,远大的总是在逼近。
依然不能一心两用,也逐渐放弃了通勤时间看书听课程的做法,虽然1.5X的听课程和一目十行的看书已经是可以实现的。读大学时期有了“随身听”,觉得自习教室里塞着耳机看书比较帅,不被打扰也有效率。习惯带到社会人阶段十年了,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反而是在人群边缘,只听歌或者只看书效率来的高,至于听课程,最好至多是散步,连通勤时间也不适合边走边听。也发现,调快语速并不会降低听课效率,反而在进入状态后调到1.25或1.5听课效率更高,同时大脑记忆分析的效率也会提高,虽然听完一个阶段是很累的,阅读也一样,在进入状态不断加速后,会有后边精力不足的表现。当然,在我看来,带着目的阅读才会有这种动机推着人走的状态,这个动机还有霸占所有带宽的倾向。
絮絮叨叨的,当下解,就是有一些心得,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别人的经验,听过,但自己还做不到,虽然做不到,但也觉得不是够不着。先做起来吧!这是我的心得分享,我是专注的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