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8-7/14
这周看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简称“活出”)和《小姨多鹤》两本书,感触最多的是命运带来的诸多“不期而至”。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当走进集中营的那一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财产,失去了创作手稿,失去了一切赖以存在的身份,甚至还有贴身的衣物……这时候,你是谁?
作为一个入侵者家属,曾经面对的一切都是服从、优渥和温馨,而突然一切完全翻转,被奴役,被厌恶,被抛弃将是你的未来……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也终将赤条条离开,但身在期间并且遭受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时候,有什么能推动我们从起点到终点持续走下去……
“意义”——努力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正像《活出》作者所说的,“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
“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如正念所关注的“当下”、“无为”。我活在我自己的生命中,经历属于我的独特的生命历程。这个生命历程无论是快乐的、焦虑的,还是痛苦的、无聊的……都对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必为外在的目的性而去刻意为之,不必为外在的目的性而期盼未来,当下的每一刻都是那么美好,值得尊重。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人们应当幸福,而不幸福是因为我们智商欠费,情商低,或者天生倒霉。这样一种价值观念让我们不仅不愿面对不幸和沮丧,而且还会在不幸中产生自责、焦虑、愤怒等一系列负面情绪。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不幸之重负由于对不幸感到不幸而变得更加严重了。”
在这个时刻,正念中“不评判”理念的价值就凸显出来。无论命运抛给我们什么样的球,我们只需要考虑接还是不接,怎么去接,而不必去停留在这是怎样一个烂球上。
“不评判”,帮助我们安静下来,滤去过多言语带给我们的樊笼,让我们体验当下的感受。对,是“体验”当下,而不是“思考”当下,是用心而不是用脑。这样,我们就不会活在别人的目光中了,活着的每一秒都属于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