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里的欢歌 屋檐下的幸福

在自治区迎来七十周年华诞的喜庆时刻,街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摆出了鲜花。回首过往,从土坯房到安居房,从尘土路到柏油路,从缺水少电到天然气入户、网络通达,天山南北的点滴变化,都写进了老百姓的日子里。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从这些身边的变化中汲取力量,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更扎实的行动,在推进新疆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信念铸魂,根植于民,“一片丹心照万家”

七十年团结奋进,七十年日常变迁。社区干部的民情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谁家老人需要送医、谁家孩子需要辅导、哪条巷道路灯不亮。她说:“党的政策好不好,就看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不多。”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基层党员,把“国之大者”化为一家一户的牵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初心温暖人心。他们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让党中央的关怀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院落、每一扇窗。

实干为要,耕耘不辍,“脚步丈量民情路”

在特克斯喀拉峻的连绵草原上,基层干部骑着摩托车穿梭于牧民间,只为将优质牧场的奶源对接进现代化的合作社;在特克斯河沿岸的沃土中,农技员与村民一起培育高附加值的有机苹果、特色新梅,让“八卦城”的瓜果香飘远方。发展不是遥远的口号,是田间地头推广的节水滴灌,是旅游民宿里迎来的八方游客,是“一街一景”按照八卦布局焕发新生的特色街巷。党员干部们秉持“钉钉子”精神,将规划图变为实景图:一条巷道实现了雨污分流,一片低效林地改造成了特色林果示范园,一片老旧城区在改造后留住了文脉、提升了颜值……这些点滴的变化,如同特克斯河汇聚的涓涓细流,滋养着这座千年八卦城迈向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未来。

人民至上,枝叶关情,“暖心服务零距离”

“大妈,您的慢性病药给您带回来了!”“小朋友,暑假社区有免费书法班!”……在特克斯,干部和群众之间没有“最后一公里”,只有“零距离”。社区食堂里饭菜热气腾腾,养老服务站传来老人下棋的笑声,农牧民夜校里年轻人学着新技术。党员干部把办公室“搬”到群众身边,就业、看病、上学、养老,一桩桩民生小事,被当作心头大事来办。吐大哥感慨地说:“现在村里娃娃上学有校车,老人体检有巡回医疗车,党的恩情就像天山雪水,滋润着我们的好日子。”

团结聚力,亲如一家,“石榴结籽心连心”

在沈大叔的“民族团结大院”,邻居们互相分享特色小吃,小伙子帮大爷修理家电……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党员干部带头结亲走访,一起包饺子、跳民族舞蹈,谁家有困难,大家伸手帮。团结不是抽象的词,是幼儿园里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是婚礼上多民族的祝福歌声,是社区里互相预留的暖心蔬菜。就像特克斯的八卦城,八条大道通向四方,格局虽大,却同心同德,共同绘就了和谐繁荣的生动画卷。

征程万里风正劲,平凡日子写新篇。自治区七十周年大庆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见证,更是温暖未来的起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将继续用“微小事”成就“大民生”,用“石榴籽”精神守护团结和谐,在烟火气里守初心,在家长里短中担使命,和各族群众一起,把新时代的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那里有馕坑的香气、果园的丰收、孩子的笑声和老人安详的晚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