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新时代的八卦城实践中如何让党的为民服务宗旨化作缕缕春风,吹散群众心头的“急难愁盼”,使发展的温度可触可感?特克斯县全体党员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这个“难题”。
校准思想“定盘星”,把为民宗旨刻进灵魂深处。服务群众,首在正心。特克斯的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反躬自省:手中的权力从何而来?工作的坐标定于何处?这要求我们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教育,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植骨髓。在具体实践中,意味着每一项决策、每一次行动,都要自觉摆进“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的标尺中去衡量。当特克斯县在规划城市更新时,党员干部深入古城区倾听各族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与文化保护的双重诉求,反复论证方案,力求在改善民生与延续文脉间找到最优解。面对牧区群众反映强烈的季节性转场途中公共服务缺失问题,决策者没有坐等条件成熟,而是迎难而上推动建设“牧区驿站”,将党的关怀送到千里牧道之上。宗旨意识并非抽象教条,它正是特克斯党员干部在每一次面对群众“愁盼”时,作出坚定选择的根本动力源泉。
丈量民情“刻度尺”,让精准施策直达急难痛点。服务群众,贵在精准。特克斯地域广袤,城乡差异显著,各族群众需求多元。若仅凭经验或“想当然”行事,难免与群众真实诉求隔着一层。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练就一双“铁脚板”和一对“顺风耳”,真正俯下身子,深入牧区毡房、农家院落、社区街巷,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最原汁原味的呼声。特克斯推广的“民生诉求月清”工作机制,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干部常态化下沉走访、线上平台广泛征集、民生联络员定点反馈等多渠道汇集民情,形成清单,限期办理销号。当江苏援疆医疗专家在走访中发现偏远牧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后,本地干部迅速联动,推动组建“马背医疗队”定期巡诊,并依托援疆资源加强县医院专科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离群众更近一步。同样,当了解到农牧民特色产品销路不畅的“愁肠”,党员干部便积极对接援疆资源引入电商培训、搭建展销平台,让特克斯的苹果、树上干杏、刺绣手工艺品走出深山。唯有精准识别“急难愁盼”的坐标点,服务的暖流才能精准滴灌到群众心田。
淬炼机制“金刚钻”,以长效保障巩固惠民成果。破解急难愁盼,不能止于“救火”,更要构建“防火”的长效机制。这要求特克斯的党员干部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法治方式,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针对牧区服务半径大的难题,特克斯探索建立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牧区驿站节点覆盖”的服务网络,便是一种机制创新。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流程繁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网上可办”“就近能办”。江苏援疆带来的不仅是项目资金,更有先进治理理念。特克斯干部积极学习借鉴,在社区治理中引入网格化、精细化理念,在旅游服务中推广标准化管理,并将其融入本地实际加以创新,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可持续方案。同时,强化监督问责,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见效,防止“民心工程”变成“闹心工程”。唯有制度保障的刚性支撑与持续创新的韧劲相结合,方能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及时雨”,化为润泽长久的“幸福泉”。
在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壮阔征程中,特克斯县党员干部唯有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精准破解急难愁盼,方能在天山脚下、八卦城中,谱写出人民至上、枝叶关情的新时代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