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日,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强化各方面执行力。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绘就城市幸福底色。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指引着城市建设的方向。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部分地区存在重经济指标、轻民生需求的现象,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影响了群众的获得感。如今,各地正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还完善了电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让居民生活更便利;还有的加强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新建学校、医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资源。

强化宗旨意识,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不断涌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成为群众急难愁盼的焦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重要指引。强化宗旨意识,关键在于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一些城市通过建立“民情直通车”机制,主动收集群众意见,针对交通拥堵问题,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地铁站点;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监管、推广垃圾分类,积极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破解城市治理难题需要持续发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要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调控。只有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创新治理方式,才能有效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从群众需求出发,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城市是人民生活的载体,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是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部分城市在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了城市的宜居宜业程度。从群众需求出发打造宜居宜业城市,需要多管齐下。在就业方面,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就业能力;在住房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住房租赁市场,让群众住有所居;在教育方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带动了就业增长;通建设人才公寓,解决了人才的住房问题;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了教育公平。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成为群众实现梦想、享受生活的美好家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