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弄不清,到底是给我介绍对象的人太low,还是给我介绍对象的人认为我low,怎么尽给我推荐奇葩。
此时此刻不管是坐在写字楼里的等过年的小白领,还是坐着教室里等放假的女大生,心里都惴惴不安。距离农历2018年春节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 这也就意味着,三姑六婆已经在赶来给你介绍相亲对象的路上了。
关于相亲,有人表示“可以接受”。身边的圈子里适龄的异性确实比较少,所以需要相亲,“该坦然面对”,甚至有人“很想尝试”,因为觉得相亲“也是可以有真爱的!”
但更多的人表示了强烈的抗拒,认为相亲这种方式是不可能会有真爱的,不少有过相亲经历的人都表示“一言难尽”,因为“槽点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两位资深相亲选手Make和Love,就“相亲”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吐)论(槽):
M,浙江温州籍适龄女青年,现已通过相亲告别单身行列。
对于相亲,她表示“太正常了”,因为这在温州人眼里,完全是选择人生伴侣的最佳方式,没有之一。
不少和她一样大学毕业了没有对象的温州女生/男生都明白一个真理:自己辛辛苦苦找的对象,一定会被家里人考核各种,硬件软件,外表内在,学历资源,等等等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道风险很高的简答题,十有八九拿不到满分。
但是相亲就可以直接跳过这个步骤,因为父母会直接帮你挑选满足他们一切标准的对象,你要做的只是一道判断题:满意,就交往;不满意?父母再挑呗。
而且父母在挑选之前,就已经把子女的要求纳入了。光从硬件上来看,普遍只有父母看不上你找的对象,不怎么存在你看不上父母给你物色对象的情况的。
L,颜狗,被更年期责编每天压迫的苦逼记者。
对于相亲,她表示了明确的拒绝,“我不喜欢相亲,因为我爸妈的眼光和我不一样。”作为资深颜狗的她,表示爸妈眼里的“长得好看”的人,在她眼里都好丑。而且这一点对她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毕竟要每天醒来第一眼看到那张脸的人是她而不是她妈,这可是关系到下半辈子的审美体验的,决不能轻易妥协。
抛开对颜值的追求不谈,L对相亲抗拒的原因还有一个:“两个不认识的人坐一起,感觉像一只待价而沽的猪。”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但是在考量完了对方家世背景,经济条件之后得出“可以考虑结婚”的结论然后来深入了解,像极了买家和卖家在权衡了彼此手中商品的价值之后以“达成交易”为目的而坐下来“议价”。
两个活生生的人,就变成了两件会说话的“商品”。而存在于市场中的“买卖不成仁义在”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大多相亲对象在“没有感觉”之后,就会变成极其尴尬的存在,一般的结局是互删。
L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非常期待的“医生”相亲对象,却发现他是个每天在朋友圈发病人切下来的小肠的肛肠科医生。尽管如此,L还是感慨:“虽然我觉得年纪大了出门遇到一个喜欢的跟中彩票一样,但还是要偶遇的,万一转角遇到爱呢?”
L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大多数人在相亲中,转角遇到的——都是奇葩。
如文章开头所说,相亲遇到奇葩,无非是两个原因:
1. 给你介绍对象的人太Low。
那些每当看见你“单身”就异常积极的三姑六婆,这么说可能不太礼貌,但是她们的眼光是真的比较Low。
在她们眼里,四肢健全是“五官端正”,长相普通是“一表人才”,有份工作,不管月薪多少,前景如何,都算“收入稳定”,万一是个公务员或者事业编,那就变成了“抢手的很,多少人排着队要见”的热门人物,自己的孩子20出人头结婚生子仿佛就是“人生赢家”了,却看不见被柴米油盐和尿布奶粉压得喘不过气的子女的怨念。
以及最可笑的“年纪这么大还不结婚,你对得起你爸妈吗?”,“你还不着急啊,你这么迟结婚怎么生二胎哦”,“女孩子就是在家里带带孩子么好了呀,不要这么要强,男人不敢要的”。
这也怪不了她们,大半辈子的生活环境局限了他们的眼光,对于生活的追求,也无非是家长里短的八卦和柴米油盐的计较,也难怪她们嘴里的“完美对象”,在你这儿,连要到电话都不够格。
2. 给你介绍对象的人认为你Low。
中国人一个惯有的“优点”就是——谦虚,一般被问起情况大都是收着说。
“你家孩子在哪上班呢?”
“咳,单位不好,也就是个普通编制的小中层。”(五百强企业的部门经理)
“哦,那收入一般吧?”
“是啊,现在也就是月收入勉强过万吧。”(税后,还不包括五险一金,年终奖大概也就几十万吧)
“哎呀,你不着急啊,像我女儿小孩都两岁了。”
“不着急,我还是想在事业上奋斗几年。”(追求我的优质青年也就十多个吧)
“我帮你留意着,有合适的对象给你介绍啊。”
“太麻烦阿姨了啊,我其实真的不着急。”(ops…)
就这样,一个“单位一般,收入一般”的大龄女青年被记上了阿姨的“待相亲”小本本名单,紧急程度:五颗星。
在介绍你“孩子长得倒是乖巧,也挺文静”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你踩着高跟鞋雷厉风行的在安排着一个又一个case的样子;在说到你“现在没对象,也只能认真工作了”的时候,也绝对不知道你拒绝了一个年薪百万的追求者,是因为这还不及你刚拿下的那个项目的零头多。
阿姨,我只是谦虚一下,你不要当真好吗?
一般来说,支持相亲的理由无非是:“方便”、“直接”、“省事儿”,时间比感情珍贵多了,感情可以培养,时间不能浪费,大家都是(没找到真爱的)成年人,不已结婚为目的,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交个朋友”?
有一种说法:相亲是一种场内交易行为。既然都是标准化合约,流动性巨大,耐心自然就成了充分不必要条件。你什么条件出个价,我什么条件也出个价,能成交就试试看,不能就马上进入下一档行情的撮合。
真正有耐心的婚恋,则更多的呈现于场外交易。在场外交易中,大家重视条件,但更重视个性化和私人化那些无法标准化的东西。比如价值观,才华,情趣,爱好,浪漫。
对于看重条件的场内交易来说,非标的东西,只不过是交割时的升贴水而已,不影响大局。
至于场外交易在交割环节上,容易因为社会的打击报复而导致流产,在婚恋这个领域,无法标准化的东西,对于社会旁观者的定价模型来说,本身就是个原罪。
其实相亲,不论成不成,也不管男女,都不该事后嘲讽一番,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
至于爱情,它只在没有博弈的地方萌发与蓬勃。
希望2018年所有相亲男女都能遇见最好的状态:没有买卖,只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