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三伏之后持续天灸了半个月之后,整个冬天都不像往年那样怕冷,就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今年三伏天灸起来。
所谓天灸,是泽南书院的养生老师们提出的一个概念。大白话说就是三伏天晒太阳。通常都会避开正午的太阳。晒上午或下午。正面背面像晒红薯干一样翻晒,以自己能承受的体验为准。
记得去年和一群姐妹们晒的时候,很是开心。我通常都不喜欢说话,晒的时候摊手摊脚,让自己进入存思的状态,汗水就让它自然的流淌。有时候会睡着,有时候不会。会有很多细微的感受流出来。记得第三次的时候,晒正面,感觉到胸口的地方有很多的伤心被晒到了。然后一直打嗝,胸口被太阳直射,像一个温暖的手掌源源不断在输入热量,那些被打开的伤心流出来,不断的被消融,不断的被消融,把意念带到胸口的那个气团,就只啊是观察气团的状态和变化,陪伴自己去经验那个伤心和温暖交融的过程,慢慢的,慢慢的,气团消散了,身体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感觉到一股幸福的暖流在胸口回荡。像喝了一碗鸡汤那样的熨贴,从此就爱上了这样放松的晒太阳。
今天忙累了一天,午睡之后,把孩子们送去推拿和艾灸,我背着瑜伽垫就前往家门口的公园,来到平时站桩的地方。铺开垫子,迎着太阳躺下去。
存思。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地方,而且并不是之前那样封闭的环境,我感觉到一时间并不能完全放松,身体有很多的防御和小小的紧绷。头脑里的念头纷纷扰扰,起起落落。担心会有路过的人奇怪的看着我。就这样带着这些不安全和担心,让自己尽可能的放松躺在太阳底下。
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去感受地面的温度和斜过来的太阳,明亮但不刺眼。不知道过了多久,一摸,背上的汗水在流。爬起来,尝试做了个平板,坚持不多久,就用瑜伽里的收势伏地深呼吸了几轮。额头触地,双手抱头,臀部坐于脚后跟。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感觉差不多了,站起来,开始闭着眼睛站桩。下欱收,百会穴顶起来,拔颈,试图让尾骨下沉,让自己直立于天地之间。
头脑里的念头依旧纷纷扰扰,但没有那么多那么快了。感觉嗓子里在自然的发出一些音节,而呼吸似乎能够去到身体更深的地方,慢慢的气流在朝着丹田的地方下沉,但并不明显,也不费劲。
就这样立于苍茫的天地间,风从身体穿行而过,周围打篮球的声音从身体穿行而过,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来到旁边发出的声响从身体穿行而过,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温从身体穿行而过,脚底下地面的余热经由脚板,从下而上从身体穿行而过。在这个穿行而过中,体验到一种放松,自在,温暖。
不知道过了多久,缓缓的睁开眼睛,周围的一切仿佛颜色变得清晰了很多。孩子打来电话,可以去接了。
那就这样吧。美好的夏日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