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交“人” 重在交“心”
社交是人们无法回避的生活内容,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社交是每个现代人都要面临的新课题。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指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初次印象。通过言行举止、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于人:不凭第一印象妄加判断;于己:日常与人交往,注意自身仪表风度、言谈举止。
2.近因效应:人际交往中,我们时常因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从而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人际交往初期,彼此生疏,首因效应起主导作用;交往后期,彼此熟悉,近因效应影响更大。 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易受首因效应影响。
最近的印象却依旧不是最全面的,却是最清晰的,人际关系需要保险。
eg.:曾国藩带领湘军对抗太平军“屡败屡战”。
3.约哈里窗户理论:人们习惯于展示自己的长处,隐藏自己的不足和劣势。如果有时反其道而行之,适当向对方暴露自己的短处,反而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每个人心里都存在四个区域①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②别人了解、自己却不了解的“盲目区域”;③自己了解、从未向人透露的“秘密区域”;④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
心理学家奥特曼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的提高,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自我暴露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分寸。①恰如其分地自我暴露可以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②过早、太少和太多的自我暴露反而让对方更加疏远。过早的自我暴露容易引起对方的慌乱和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防卫的措施,反而拉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太少的暴露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而过多的暴露又人员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彼此暴露的程度要趋于一致,暴露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对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做较多的暴露,对泛泛之交可以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自我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戒备。
4. 焦点效应(社会焦点效应):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反应了人们希望得到别人关注的心理需求。一定要给对方足够的重视,才会拉进双方的心理距离,提高我们的交际效率。
5.相悦定律: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欢,可以强化人际间的相互吸引。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重要因素是,对方是否也喜欢他。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并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人。
启发:不要只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
6.沟通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有效沟通的保证。
启发: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提高沟通效率,必须尽可能地使双方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否则,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沟通。
7.改宗效应:人们喜欢那些在自己的影响下改变观点的人,甚于喜爱那些一向附和自己观点的人,这样人们会感觉自己是有能力和有成就的。好好先生并不会真正得人心,没有是非观念的人充其量是初步交往的对象,并不值得进一步深层次交往。相反,敢于直言、用于提出自己观点的人更容易给他人树立良好的印象,因此,做好人,不做老好人。
8.多看效应: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给人留下的印象深,更容易产生亲近的感觉,即,对熟悉的东西越喜欢。作为职场人士,自我封闭,埋头苦干并非明智之举。“日久生情”
然而,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认清自己,等到自己理顺了,再去拿给别人看。
9.刺猬法则(距离效应):人际交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既能保留彼此之间的美好印象,又能避免因为走得太近而带来伤害。
根据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社交区域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①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适用于夫妻和恋人(15cm以内),亲密的朋友(15-44cm之间);②个人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熟人交往(46-76cm),陌生人之间(76-122cm);③社交距离。1.2-2.1米(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谈判、工作招聘(2.1-3.7米);④公众距离。公开演讲时演说者与听众保持的距离。近3.7-7.6m,远10m之外。几乎完全对外开放,可对处于该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
10.犯错误效应(白璧微瑕效应):一些在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近似于完美无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太讨人喜欢;相反,那些虽然很优秀,却偶尔犯小错误的人深受人们的青睐。
才能出众而犯小错误的人被视为最有吸引力;才能出众而犯错误的人吸引力居第二位;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
11.宽容定律:宽容别人就是在宽容我们自己,我们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为心灵留下一点舒缓的空间。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