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至宋代,发扬光大,遂为洪流,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文学史上,词以宋称,宋词代表了一代文学,和唐诗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唐圭章所辑《全宋词》及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2万多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1430多人。可见其作家群之庞大,作品数量之丰。而其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艺术上的成就亦是其他各朝无法比拟的。
宋词的发展可分为北宋前期、北宋后期、南宋三个阶段。北宋词第一位重要作家是晏殊。其词作风格闲雅、飘逸旷达,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于抒情中别具思致,韵味悠长,足为后世惜模。晏殊之子晏几道人称"小晏",其词多记梦与回忆,情调感伤,章法的折多变,情感起伏婉转。一代文宗欧阳修以其德业文章而著称。其词既有一种豪放之气,沉着之致,又具婉约之美,正所谓“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在词坛起到了“硫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启迪作用。一代名臣范仲淹,词作不多,却风格独具其词融豪放、婉约为一体,颇见其出将入相的才能与胸襟。
北宋词坛,柳永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是第一位大量创制慢词、推动慢词兴盛的重要词人。其词精于铺叙,颇具声律之美,意境高妙,气象开阔。章法结构开自如、富于变化。内容取材广泛,并且直接来自市井生活,感情真挚,不仅真实反映了北宋广阔的市井生活,而且从中流露出的感慨悲凉,也使我们能感受到一个真挚敏感,才华横溢,却又落拓失意,潦倒江湖的伟大身影。柳词在体制、题材和技法方面都有发展和创新,对宋代慢词、金元曲子词产生了很大影响。柳永也成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同时期的张先也词以“三影郎中”出尽风头。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文集中,词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正是这一小部分却为宋词开辟出一片额天地,其词不再局限于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为诗人惯用的题材皆可入词。词风豪迈奔放,坦率开朗,如“大江东去”,汩汩滔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北宋后期词家以“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贺铸和周邦彦为代表。秦观词以“情韵兼胜”著称在当时的地位超过苏轼。他早年有过结交歌女的经历,词风受柳永影响,多写春愁别怨、风格清丽婉转,《鹊桥仙》(纤云弄巧)是这一特色的代表作。晚年遭遇党祸被贬谪,词作多为抒发政治失意后的悲凉心绪之作,风格转为凄厉深婉。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鸣)。贺铸是位豪爽近侠的人物,不少词肆意而成,风格近似苏轼,但其小令情思深婉,风格清近似秦观。如《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词还有大量用典和化用前人词句的特点。表现出以学问为词的倾向。周邦彦被称为集婉约词之大成者,他精通音律,善于制谱作曲,其词多写艳情,咏物和羁旅愁绪韵味深婉《拜星月慢·秋思》、《苏幕遮》(缭沉香)、《西河·金陵怀古》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得意之作。总体看来,周词章法更多变化、音律更为严格、语言更加典雅,代表了婉约词走向典雅工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