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工作上的例子吧。
我这行其实还是属于设计专业,需要根据简单的动态台本制作出精细的人物动画,那么肯定会涉及到个人对于台本的理解。
而台本里涉及到的人物又会要求我们紧抓人物性格特征去表演,即你做出来的表演是符合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一看就感觉应该是他这个人能做出来的事儿。
所以说优秀的动画师都是优秀的演员这句话一点没错。
那么正题来了,在我刚入行没多久的时候,我接触到的第一部动画作品里面有一只憨厚笨拙的蛤蟆,我拿到了一个它在藤条间跳跃的镜头。
台本上只是画了简单的示意,看完后我脑海里想到的是类似于蜘蛛侠一样身手矫健的腾挪跳跃画面,那会儿觉得这画面简直太帅,于是毫不犹豫的按照这种构思开始制作这个镜头。
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制作完成后提交上去,结果换来的是冷冰冰的“重做”二字。我当时都懵了,然后就和组长沟通,组长说服不了我然后直接搬来了部长。
当时的我就觉得他们是在质疑我的能力,我明明花了这么多心思却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反倒被质疑,这让那时的我很气愤,冲动之下和部长也闹的很不愉快。
后来回到宿舍我一个人冷静的思考了当天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事情的起因以及为何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的确,我确实花了很多心思和努力在上面,但是部长说的一段话却在我冷静下来后深深的扎进了心里。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部长对我说的一番话——
你这个做的很好,单看这一个镜头效果的话很棒,但是这个蛤蟆是一只憨厚笨拙的蛤蟆,在没有任何奇迹发生的情况下它是不可能做到你这种表演的,也就是说你这个表演不符合人物性格,是不可信的。
我深以为然,并开始深深自责,想着应该如何补救。于是第二天周六我独自一人去公司加班,花了两天时间进行了修改。
周一上班时我将修改后的镜头发给了部长和组长,并深深的表示了歉意。
自那以后,他们都更加愿意将自身的经验和技法传授于我。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一直到今天都让我受益匪浅。
人生路上我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而且很多时候即使你付出了很大努力依旧会被人质疑。
但是有些质疑是毫无营养的,就只是单纯的打压你,这种质疑我们完全可以不用顾及,自己心里清楚就好,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泰然。
而有些质疑却是可以为我们所好好利用的,它背后隐藏着的或许是我们自我完善的密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甚至有可能为我们指明方向。
就像我上文提到的例子。
所以遇到质疑时不要冲动,先倾听完整,或者可以问问对方产生这种质疑的依据是什么?
然后再分析下这质疑背后的意义,有没有可以帮到我的地方,还是只是单纯的发牢骚。
这世界那么大,有人抱着希望你摔死的恶毒心理捧你夸赞你,自然也有人抱着希望你更好更完善的心理质疑你。
关键在于我们要有一双明晰的眼睛去洞穿它,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去思索它。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