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撕逼”的热度还没有下去,昨天,李国庆又搞事了。
他率领七个人闯进公司,夺取了公司公几十枚章,并发出一封《告当当全体员工书》,内容大意如下:
1.李国庆和俞渝还没有离婚。
2.俞渝恶意打压李国庆。
3.俞渝不给股东分红、盲目裁员等举措,给公司造成恶劣影响。
4.李国庆“痛下决心”接管当当,跟着他的员工有肉吃。
这封书信里说,李国庆4月24日召开临时股东会议,设立董事会,选举自己为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所以他的所作所为是合理合法的。
李国庆“抢章”视频
即使李国庆把自己的行为解释得十分“正义凛然”,但抢公章这事,比起企业瓜葛,更像是私人恩怨引发的后续。
还记得某期访谈里,主持人提到俞渝,李国庆怒摔杯子表达积怨,把主持人吓得够呛,自己也上了热搜。
他趁着热度给自己的品牌打广告,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俞渝,说自己是“从痛苦走向阳光”。
本来憋着一口气,为了孩子没发作的俞渝,听了这话没法再忍了。当下就在朋友圈里“爆料”李国庆私生活混乱,父亲品行不端,李国庆撒谎、家暴,还拿自己父母的养老钱。
洋洋洒洒一篇长文,把李国庆的人品扒了个透,所有网友震惊于他的私德如此败坏,调转矛头一致谴责他。
即使李国庆后来澄清“只有感染过梅毒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也没人相信了。毕竟李国庆早前在网上大谈性经验、贬低女性,即使是个路人,也对他无法抱有好感。
何况朝夕相处的妻子俞渝,自然早就摸清楚他的“德行”了,只不过之前为了企业和家庭一直忍着,现在被李国庆一激,才上演一场“庆渝年”。
李国庆和俞渝
这两人到底谁对谁错,不了解事实真相,吃瓜群众也说不清楚。但公众面前,李国庆一直在主动攻击俞渝,俞渝始终被动还击,是明晃晃的事实。
观察双方的撕逼攻势,不难看出,俞渝更多顾忌企业和家庭,想着大事化小,李国庆则更多惦记着利益和财富,巴不得把事情闹大。
回想起当年他们新婚燕尔,俞渝放弃高薪前程跟李国庆回国创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才有了“当当”网的今天。
后来感情虽然淡了,也始终是合法夫妻,即使因为利益分配闹不愉快,也不应该撕得这么难看。
但李国庆完全不顾及感情和家庭,俞渝用“自损八强”的爆料反击,加上这次“夺公章”的举动,不由让人疑惑:
这两口子是有多不对付,才在婚内搞成这样?
婚姻本是一场修行,“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幸福与否都靠自己经营。
可为什么有些夫妻修炼多年,不但没修出幸福,反而修成了仇人?
婚姻的权利分配,就像一场邪恶的零和博弈:无论丈夫、妻子各自分得多少利益,婚姻的最终结果为零。
“零和博弈”原本是经济学理论,指一项竞争中,一方赢得财富,另一方输掉的财富,但游戏的总成绩为零,因为财富总值是没有增加的。
比如炒股,“韭菜”贡献出自己的财富,让交易员们收割;交易员获取的财富,又被更大的企业收割,但股票本身始终保持涨跌幅度,不可能收了财富就一路往上涨。
股民常有零和博弈心态,有的人也会把这种心态用到婚姻里,认为从配偶手里得到更多钱,自己才会更幸福,于是不停地掠夺索取。
但婚姻中的利益分配和炒股截然不同,婚姻的首要原则是“建设好共同的小家庭”。这意味着,无论你从配偶身上得到多少,都不算胜利。
用得到的这部分,将小家庭建设得更好,和配偶共存共荣、互惠互利,才能成为婚姻里真正的“赢家”。
所以像李国庆这样不惜毁掉配偶的利益、毁掉公司声誉和自己的声誉,也要多占多得得做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心态,不但很难给自己积累财富,还有可能受到严厉的制裁。
李国庆“抢公章”之后,俞渝发告示宣布:抢走的公章无效。还表示李国庆根本没有取得股东的同意,有些股东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事。
李国庆夺取公章后,俞渝立刻报了警,并且发出高薪聘令,要找一个公关总监将企业声誉损失降到最低。
李国庆在乎自己的既得利益,俞渝却把公司发展放在第一位,双方目标不同,光靠撕,真的很难有个结果。
而且根据告示来看,这两人还没有真正离婚,可见权利争夺还得继续。除非李国庆愿意私下沟通,夫妻双方各退一步,“庆渝年”的权力斗争才能告一段落。
《亲密关系》认为,当夫妻双方感到沮丧,很努力地让自己看起来有力量,从而突显自己的重要性,他们就开始陷入“权力斗争”。
随着沮丧感越来越重,夫妻双方会用各种方式争夺利益,可无论哪一种方式,对婚姻的伤害都是很大的。
一旦开始权力斗争,再恩爱的夫妻都会反目成仇,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有个声音:只要我在这场争夺中胜利,我就能得到幸福。
韩国三星集团“长公主”离婚案就是如此,李富真的保安丈夫原本一穷二白,两人结婚后,随着感情逐渐淡化,丈夫开始对这场“女强男弱”的婚姻感到沮丧。
为了缓解沮丧感,“得到胜利权”取代了追求幸福。丈夫酗酒、出轨、家暴,殴打怀孕中的妻子。妻子申请离婚后,他更是索求巨额赔偿。
“取得胜利权就能得到幸福”,这个念头占据了他的内心。或许他本就怀着利益目的走进婚姻,又或许是冷淡的感情激发了他的斗争欲,但既然进入婚姻,夫妻关系永远大于利益。
如果罔顾这个原则,无论最后得到多少,在婚姻里,双方都一败涂地。
俗话说“贫困夫妻百事哀”,婚姻存续离不开钱,好的婚姻不止需要维系感情,还要妥善面对利益问题。
为了不让“零和博弈”变成夫妻唯一的心态,我建议你在婚姻中理清这三点:
1.夫妻达成一致目标:所有努力都为了小家庭
对即将携手走过一生的男女而言,最难的不是让出自己的部分利益,而是说服配偶也让出自己的部分利益,因为配偶很可能存在“零和博弈心态”。
刘强东结婚之前,就将自己的所得定为“一元”,确保离婚后,奶茶妹妹无法分割自己的财产。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很“聪明”,但在婚姻里却十分愚蠢。
因为抱着这种心态走进婚姻,早晚会出问题。所以明智的夫妻面对利益问题,优先需要设立一个共同目标:
无论对方和自己得到多少,所有的所得和努力,最终都要贡献给家庭,让家庭变得越来越好。
比如:丈夫上班挣钱,妻子全职带娃,丈夫的所得虽然更多,但妻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让家庭越来越好,所以丈夫理应把自己的收入共享给妻子。
即使身份反过来,妻子收入更高,可丈夫做了更多家务,丈夫在家庭中同样是有尊严、有地位的,因为家庭的良好运行离不开他的功劳。
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零和博弈心态,夫妻双方抱着“互惠互利”的想法,才能在婚姻中共荣。
2.妥善处理分配不公,多得多劳,少得少劳。
好的婚姻就像运行良好的企业,夫妻双方都贡献力量,如同电池,源源不断给家庭提供能量。
但生活中很难有绝对的公平,有时丈夫多付出一点,或者妻子多付出一点,时间长了,多付出者难免会感到沮丧,认为配偶一点也不体贴。
这种沮丧感十分正常,如果感到心里委屈,就应该第一时间表达出来,比如直接告诉配偶:希望你为这个家多做一点事情,我长期处在付出者的状态,时间长了心里会有情绪。
或者用婉转的语气表达:我最近心态不太好,需要时间调整,在这期间希望你能多担待一点家务。
为家庭付出,不止是付出金钱,更多是时间、精力上的付出,比如教育子女、照顾长辈。
无论付出方式如何,为家庭付出更多的人,理应享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价值。所谓多得多劳,少得少劳,就是这个道理。
3.签订婚前、婚内协议,设立“财富不安底线”
当个人财富值低于一定程度,人们会感到不安焦虑,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不安底线”。比如你需要自己的存款账户里至少有五十万,少于五十万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为了避免以后夫妻闹不开心,最好给自己签订一个婚前协议,将五十万的存款作为个人婚前财产,确保自己在婚姻中不会因为没钱感到不安。
或者在婚姻中签订夫妻协议,各自保留一定数额的存款作为个人财产,双方都不惦记,多出来的财富则作为运行家庭的能量,双方都不多贪。
《婚姻法》规定,只要夫妻双方达成一致,请公证员对婚内协议进行了审查和修改,并且双方签字,这份协议就受到法律保护,如同婚姻本身一样牢固。
所以,签订婚内协议是法律许可且必要的,如同婚姻里的一个保险。比起为了利益撕破脸导致离婚,签一个协议保护婚姻,显然要稳妥。
结语:
掌握着这三点,学会在婚姻中规划双方利益分配,对夫妻感情是有益无害的。正如老一辈人常说的“只要钱方面没问题,婚姻就不会有啥大问题”。
当激情散去后,夫妻间很难说得清楚,利益和感情究竟哪个最重要:不计较利益分配的夫妻,也不会有打拼向上的冲劲;没有感情的利益结合,也无法带来真正高质量的幸福。
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是,幸福的基础是拥有安全感,而对很多人来说,利益就是自己的安全感来源之一。
拥有爱、拥有儿女,都是幸福,但能拥有尊重和安全感,才是婚姻幸福的基础。女人要牢记:女人的幸福,不止谈情说爱;好的婚姻,更要学会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