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看的热血沸腾,让我又一次对网文作者肃然起敬。
前几天聊起了阅读,朋友问我平常读些什么书,我说从来不给自己设限。
她说你现在这个阶段是不是读经典、名著类比较多。
我说没有哦,我读的种类比较繁多,从来不把自己限制在某个区域。
小说也读,也会读心理类,自传类,总之不会给自己定目标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后来想想,其实平常读的书中小说类还是居多。
小说中的网文小说也不少。以前只把网文当作消遣,读完也就忘了,随着这几年阅读量的增加,对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能激发兴趣读的都是作者脑洞足够大,设定足够好,文笔相当精彩的。
很多人觉得塑造价值观严肃文学才是阅读“正道”,其实不然。
仔细一想我读小说居多的原因,其实是小说更能自由畅通的体现一位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而且它表达的不仅是作者,你、我、他的意志想法,而是整个大的环境思想导向。
在一部看起来完全虚构的网络文学中,以相对轻松的方式揭露那些残忍的、黑暗的现实。
让我们这些整天为一日三餐吃什么,加班还是翘班发愁的人以新文学形式看到那些在看不到的地方,有人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这片风吹日暖的大好晴天,包容我们矫情的小情绪无限滋长的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一日又一日。
他们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数字,也不仅是荣誉满身出现在新闻中英雄。
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是儿女,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他们有自己要尽的孝和责任,只是在选择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这一条看起来对他们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路。
他们首先也是像我们一样的人。
所以再一次致敬用文字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多样性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