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反抗期”-很想放弃 What
【R阅读拆页】
在第一阶段“反抗期”中,你可能会出现以下征状:(下三段是对What的解释)
马上就感觉没劲,只有三分钟热度。
计划内容太过勉强,导致中途放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懒得行动。
若以天气来比喻的话,反抗期就如同面对狂风暴雨,是连站都站不稳的“洪水警报”状态。这时习惯引力十分强大,总之这是非常艰辛的时期。
挑战习惯化的商业人士中,许多人(42%)在最初的七天就是没办法渡过难关。在企业研习时,我观察周围的人,看到许多人总是说:“哎呀,我真的很忙,没有时间”“一开始的两三天执行了,但是……”他们最后都失败了。如前所述,让人找借口的原因就是强大的“习惯引力”。习惯引力可以说是培养习惯的最大难关(Why),不过,反过来也可以说,若度过反抗期,就等于你已经成功四成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度过反抗期呢?
(where&How)那就是只要把重心放在“撑下去”上就好。也就是说,“每天持续行动”是很重要的。说的夸张点,比如用功念书,那能够是每天打开书本就好;如果是跑步的话,做跑步前的热身运动也可以。这个阶段可以完全忽略行动量或结果。
克服反抗期有以下两项具体对策:
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
对策二:简单记录;
【TIPS】
应对“反抗期”的技巧:
1、“婴儿学步”:从小的地方开始做起;
①细分时间:例如阅读10分钟;写15分钟日记;
②细分步骤:例如整理1个房间;阅读5页书;
2、“简单记录”:建立简洁打卡记录模式;
①明确记录内容:完成记“√”,未完成记“×”;
②记录行动内容、数值:例如跑步里程;
③确定记录媒介:例如台历、手机、计步器等等;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
你是否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养成一个习惯这么难呢?怎么做着做着就坚持不下去了呢?
这说明你正在经历习惯养成中最困难、最容易反弹的一段时期——“反抗期”。
就像不少朋友总想着减肥,高举年初立下的flag,热乎地办了年卡、交了年费,但一年到头也没出。“哎呀,今天下雨了”,“今天太累了,算了,明天再去吧”等等,成了口中不想改变的理由,最后还是安稳地呆在“舒适区”里貌似更为自在。就这样,我们与初始设立的目标偏离得越来越远,最后回头一看,立好的flag早就不知道随风飘到哪片天空去了。
其实呢,我们改变之所以这样困难,是因为我们原来的习惯太根深蒂固了,每当我们想往前跨出一步,原来的习惯会用更大的力气把我们往回拉。
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重点在于每天持续做,而不是做多少。持续行动本身比结果更重要。
这里有两个小Tips给到大家。
1. 先从简单的步骤做起。如果我们要跑步,那就规定自己每天跑5分钟。
2. 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记录。再以跑步为例,如实记录下今天跑了多长时间,如果佩戴的设备有测心率的功能,还可以记录下每次跑步后的心率,体重等数据。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这让我回想起了我之前的健身经历,从去年7月初到7月下旬,历时三周。那次健身经历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减肥计划。原定目标是:3个月,每天按照计划健身。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设计了每一天的训练量,包括训练内容:有氧热身+无氧力量+有氧跑步。真正去训练的时候,我会在手机上记录下训练的项目,完成的数量、耗时、身体反应。比如:哑铃飞鸟,10kg*16*3,练到最后一组的时候没力气了。
刚开始这样执行的第一周,动力十足,回家之后还会把我的训练笔记整理成一个档案。等到第二周开始,我感觉这样训练太累了,做完肌肉训练之后完全没有力气再去做有氧运动了,结果我就把最后的有氧运动(非常错误的一个决定)。等到第三周的时候,只进行肌肉训练把我人整崩溃了,每天肌肉疼的要命,去健身房就想划水,不想动。最后健身计划破产。
反思原因:
1、计划执行门槛太高,训练量太大,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体能;
2、记录太事无巨细了,导致执行起来太繁琐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背景:10月15日起,我开始了今年新的健身计划。
目标:2020年10月15日-2021年1月14日,达成3个月健身目标。
行动:
1. 量化每次训练所用时间,比如: 热身10min,无氧20min,有氧40min。按规定的时间执行,可少不多。
2. 每次健身完拍照,称体重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