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布新的领导核心团队后,打破了我原先的认知。过去我一直以为,没有管辖一省的履历,肯定进不了最高领导层,但这次有人做到了。之所以我有的相信,引用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说法:我确信智力是由经验塑造的,是作为个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而产生的。一旦出现了例外,我还找到了不同的说法:“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具实践性了”。说这话的就是图片中的这个人:Kurt Lewin,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当然,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则说:如果学习者的身心不去参与探索,那么学科的逻辑对于学习者来说不可能真正有意义。
这就是理论吊诡的地方,都有道理,就看被我们的经历造就的自己选择相信什么。当然,在我看来,随着“精益、迭代、试错、纠错、小步快跑、事实验证”等该概念,已经把我们相信的砝码投向了“重经验而轻理论”的天平一侧。确实在当今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日强、随时存在颠覆的可能性的时代,我们更愿意怀抱质疑与挑战,而不愿意拥抱相信与笃信。但这样的时代中还是有不少引人注目的“异类”,比如美国投资界的达利奥不久前正式出版了修订版的Principles,比如中国政界历经数代始终被倚重的智囊大脑。
当然,我更愿意唱唱“相信个人经验”的反调。我理解,开口闭口说“他山之石不可攻玉”或“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管用才行”的人,自然是有其道理的,说到底还是要解决问题拿结果说话。可是,这样的执念也会有不小的风险。我说个刚发生的事情。通过案例分析来实现影响人的方式,是普遍被认可的和期待的。教授们精心设计和创作案例,要保证真实性,生动性而且可讨论性,也就是没有标准答案,不改到满意不罢手。实际上,案例教学是需要读者构建 完成的,光有案例不行,读者的阅读、分析、讨论、交锋、深入思考等最终决定了从案例中得到的实际收获。我发现,一组案例中,有的可能讨论得很深入也比较透彻,但有的就流于表面颗粒度很粗。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也许是时间不够,也许是勇气不够,也许是思考不够。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如果仅仅从经历中萃取到的经验和收获,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在我看来,那些一味相信经验的人,是比较偷懒的和逃避的,看起来很高效和实在,其实缺少了看到各种可能性的机会。
因此,能够找到一些非常好的理论,学到一些重要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探索和积累认知,也许才是可行的。换句话说,不排斥理论的实践者才是真正的学习者,不排斥实践的理论者才是真正的学习者。
人各有异,有人长处在观察,有人擅长行动,有人善于思考,有人则关注结果不拘泥长短板达成效果就行。一个成功的团队中以行动者和实用者居多,毕竟强有力的执行以达成结果是检验团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多了一个长于理论善于思考的成员,这样的团队才更具有学习性,才可能有机会真正突破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