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几张本人拍摄的父辈照片:
1.
前两天,在微信中看到同学发了个状态,“想爸爸了”,简简单单几个字,流露出的是她对父亲满满的爱,说来也巧,前些日子,整理拍摄的照片,有几张人物摄影恰恰与父辈相关,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感动的故事,同时折射着父辈的伟岸与光芒。
两件事情的交织戳中了我的脑神经,同时勾起了我曾经的想法: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仔细琢磨一番,还是定义为父辈更妥。
2.
父辈,一个庄严而伟岸的名字,正是他给予我们生命,引领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直至我们为人父母,他还在发挥余热。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这是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背影》里的一个片段,先生对父亲那深沉的爱一直感染着我,每每拜读此文,总是戳中泪点。
这些年一路走来,我们在慢慢地长大,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叛逆少年蜕变成一个渐渐成熟稳重的青壮年,而我们的父辈却在时间的无情压榨下,慢慢地衰老直至湮没在苍穹,无影无踪。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爱像高山一样巍峨,父爱像大海一样宽广。从07年出门求学,到现在已然十年,每次回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们渐渐老去的容颜,特别是参加工作后,能在家待的日子屈指可数,这几年,越发地感到父母两鬓的白丝多了起来,而我却无能为力。
3.
曾记否,那是2012年隆冬时节的一天,我从参军入伍到那次回家,离家已有两年多时间,当从叔叔的车上下来后,远远望去,父母那期盼许久的眼神,父母那憔悴又显高兴的容颜早已使我的眼睛不争气地湿润了,我尽量克制自己,与父母拥抱在一起,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真正地体味到。
一年一次的休假不仅仅是我期待的,更是父母的"精神支柱",每当我休假回到家时,各种家乡美味早已准备妥当,此情此景,想必每一位游子心中都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感动。
我们的父辈那一代,承受了太多太多,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一贫如洗,他们那一代人中大多数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也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为了培养我们,他们含辛茹苦,经历过多少磨难,为的就是能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4.
说到这,我想讲一讲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是一名煤矿工人,工作收入相对稳定,但90年代煤矿破产,父亲因为负过工伤,干不了重活,只好选择了内退,这对于一个四十不惑的人来说,生活只能从头开始。
下岗后,为了支撑起家庭,学历不高的父亲干过泥瓦匠、蹬过三轮车、贩过鸡鸭鹅、打过零工、种过地、每天起早贪黑,将希望寄托在我和妹妹身上,还算不错,我和妹妹比较争气,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
那是一次事关我改变命运的事情。2012年夏季,我参加了部队的军校招生考试,成绩很不错,按照干部部门的话,走定了,但好事多磨,老天似乎给我开了个玩笑,因为档案材料不全,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补不齐档案材料,我将与军校无缘,我的人生也许会就此改变。
从未出过远门的父亲为我踏上了艰难的补办手续之路,这对于一个只有高小学历的他来说,是何尝艰难。那几天,他游离于各个部门,从我曾经上过的小学一直到大学,一等手续补办齐全,连火车才只坐过一次的他,为了赶时间,破天荒地坐了一次飞机,当收到他把材料已交给我的单位的电话后,我惊异于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的工作效率,因为干部部门说,材料送来再晚一个小时,我就要从头再来。
一次和母亲电话中聊起此事,母亲说:“你爸为了给你办齐材料,老实巴交从不求人的他可没少受罪,为了赶时间,连饭都顾不上吃,生怕耽误了你的事。”当母亲把这件事完完整整地向我诉说后,我的眼中再次不争气地泛起一片涟漪,心中五味杂陈,父辈为我所做的一切将会化作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现在身处异乡,但心在家乡,心在父母,唯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向全天下的父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