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网易云的评论,网易云的评论可以说聚集了一堆诗人,一群有故事的灵魂,一帮有趣的段子手。
第一次听到《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听得是中岛美嘉的版本,我是听不懂日语的,但是总有那么一两句能简单地在脑子里翻译出来。
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因为还未与你相遇。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出生,我对世界稍微有了好感。
我喜欢中岛美嘉用自己的故事来更好地诠释这首歌,我不想讲述美嘉的故事,因为她唱这首歌时,俨然是一个女王,告诉着人们,即使有伤口,也要好好活下去。
顺着美嘉的声音,我翻到了最佳评论:
有部电影中,记得有这样的对话
“你愿意为我而死吗?”
“我愿意”
“不,那太简单了,换个问题,你愿意为我而活吗?”
看到这里时,我愣了很久,一直盯着这句话,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害怕死亡,恐惧死亡。
死亡就像黑夜里抓不住的灯芯,悬崖边踩不到的石头,一眨眼就是万劫不复,难道不是应该害怕死亡吗?为什么,反而活着成了更艰难的选择。
让我想起了很多自杀的人,尤其三毛。对于三毛自杀的事,有人默默,有人谩骂,记得有人说:不就是死了老公吗?有什么的,就自杀。
能说出这种评价的人,必然不清楚三毛的故事,或者说他是个很乐观的人,经得起任何大风大浪。可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告诉过我们:每当你想要批评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每个人都有一处柔软的地方在那里,易碎,且不易缝合。所以当她走向死亡的步伐时,必然承受了身体,心灵之所不能承受,而导致这一切的还有她身后的种种推手。这时候,如果你不能温柔地抱住她,也请不要随意地批评她。因为,活着,对于他们来说,比死亡更困难。
你愿意为我活着吗?比你愿意为我而死吗?显得更让人无法坚持。
继续活下去,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可能明天要接受的,比今天坚持活下来的昨天还要困难;而死去,那么痛苦就留在了昨天和今天,再也不用考虑明天的事。
这样一想来,活着比什么都不容易,所以如果可以,就尽情拥抱那些热爱着生活继续走下去的人。如果遇到了那些不想继续未来的人,就狠狠拥抱他们,告诉他们,明天即使痛苦,也会有一丝希望闯过来。
即使只是为了明天的一顿午餐,早上的一道阳光,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也希望能成为你愿意活下去的理由。
“你愿意为我而活吗?”
“我愿意”。
“你愿意为没有吃到的烤肉而活吗?”
“我愿意”。
“你愿意为窗外的那片叶子而活吗?”
“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