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降临中谈到外星物种带来新的语言,新的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以至于最后主角通过学习外星语言获得了预见未来的能力。当时只觉得新奇,不明白为何语言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能力。本周看了《娱乐至死》,在阅读完第一部分时,有所思考。
尽管语言、文字、电视、报纸、从出生就一直接触的物品,竟不知在运用的有限时间里,这些媒介慢慢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树立了一套认识论。
先说说语言,一种沟通工具,一种稍纵即逝的信息记录,不可否认在很久以前,人们十分相信文字的力量,甚至于在一些法院中,人们不可允许文字性记录,在场的法官或者议事成员只能通过听和说的方式表达观点。另一方面,记录性的文字却具有更公认长远的意义。不可否认记录性的文字与深思熟虑写下,并作为后来的证明有所关联。;两种方式对于人们的思维影响并不相同。前者稍纵即逝,不具备保存能力或者说在长久的传颂中会失去原来的滋味。文字相对更有真实性,更靠近本意,只是解读人不同,意思不一致。要说到本质,无论何种方式,只要一出现,那么就已消亡。
印刷术,神奇的发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印刷术,在早期的书籍阅读中,以严肃、有逻辑性的方式带来自定义的一套思维习惯。报纸的发达使用,让严肃变得不那么严肃,开始有了其他更生活的用途,占据报纸的除了严肃的讨论性文章,也有广告,还有登报启事等等,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然而精力却越加分散。
图片的记录,只是个体,不代表群体;同时不产生关联性;如果仅使用图片方式记录,长久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媒介即认识论。
再说说电报,零散的文字,打破时间限制,使内容的重要性不再聚焦于内容的质量,而是内容的距离和传播的速度。长期生活在电报为媒介的世界里,人们的意识形态也会受之影响。
再说说电视,丰富的画面,是图文的进化,但电视也意味着没法将内容的深度展现出来,由于媒介方式的局限性,深度是需要长期的投入性思考而获得,但电视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有限的画面。没法做到停留,如果看一部电视,要时刻暂停思考,那么电视还会是电视吗?电视还会比书籍更好的表达内容吗?媒介即认识论。
想起有一天,我坐在床头看纪录片,10分钟讲历史,身边的军爷说:如果你以为这是在学习知识,就还停留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