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湖南省美术馆“滩头木板年画展——“年文化”的生活画卷(湖南)”元月18号就开幕了,一直想着要去观展,今天下午终于成行。
尽管天气不太好,但是小学生已经放假,正逢周末,一些父母亲带着孩子来参观,还有一些年轻人一边观看一边拍照——这些年画都含有吉祥如意、福星高照的意思,提前将人们带入了过年喜庆的氛围中,尤其是展室还设置了一些拍照的场景,古朴的大门张登结彩、对联高挂,威武的门神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岁岁平安。这就是拍照打卡最好的理由。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览有三个部分,因为时间关系只看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湖南滩头木板年画展,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滩头年画的制作工艺、竹纸的制作流程以及滩头年画的主要代表作品。
滩头年画的制作工艺主要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工笔画精致而且色彩鲜艳,十个流程介绍具体清晰、一气呵成。绘稿、刻板、选纸、蒸纸、托胶、刷粉、配色、印刷、开脸、切纸等十项。看起来很朴素的一幅画,需要这么多工序,真是及不简单。
去年下半年去了一趟隆回,参观了滩头年画竹纸的制作流程,制作的方式还非常古老,从栽种竹子,再到采摘、劈竹、沤料、踩料、煮水、抄纸、焙纸、齐纸等工序。
单是沤料就很复杂。沤料放在一个十平米见方的池子里,底下用枕木抬起,在枕木上再一层层放竹料。每放一层料就要在上面再撒一层生石灰,这样不断叠放,浸泡40天后,要用清水洗去石灰水,将料晾干。今天看到介绍的资料,才了解到还要干发酵15天,再放清水浸泡40天,至此,纸料沤制才算完成。造纸的师傅是一位非遗传承人,因为长期下水踩料,脚已经患了严重的风湿病,现在做得也很少了。
在现场,我们还观看了工人抄纸,站在潮湿得工作间里拿着一个抄纸簾子,在水里一张张抄,纸抄出来厚薄均匀,摆放整齐,丝毫不差,好像轻巧简单,同去的伙伴尝试了一下,抄出来的纸根本就不能成型,简单的技术也需要高超的技艺。
焙纸车间是一个高温车间,这里面建着一个“人字形”的大焙炉,焙炉很长,有六七米的样子,和我们人差不多高,底部就是烧火的炉膛,火势向上就到“人字形”的炉壁上,工匠就将纸张一张张整整齐齐贴到了壁炉上,等焙干了,就一张张取下来放整齐,最后再进行裁剪,就可以出售了。
繁复的工序让每一张纸都蕴含了匠人的时间和心血。
第一展厅的主体就是滩头年画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分门别类成列,有门神门画类、寓意吉祥类、戏文故事类、年画创新等类别,这些内容无不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每一幅画都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心愿。金玉满堂、年年发财、和气致祥、万事如意、招财进宝、诸事递意、出行平安等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么多的美好祈愿,谁不想带回自己的家呢。我最喜欢十二生肖的年画,惟妙惟肖,配上一副对联,每一个属相都吉祥如意。可惜现场没有年画卖,如果有,一定会很火。
第二个展厅主题是“瑞彩满堂”,整体介绍了湖南滩头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河北武强木板年画、四川绵竹木板年画、重庆梁平木板年画、福建漳州木板年画、广东佛山木板年画等十种木板年画的主要工艺特点,可见,木版年画是各地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艺术创作。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美术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名誉主任,左汉中先生在画展的前言中写道:在灿若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其中夺目的一颗。它不仅题材广博、手法斑娴,地域风格多姿多彩,同时,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在民间美术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观展中我发现尽管都是木板年画,主题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各地的年画在设计、工艺、色彩、线条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画面豪放庄重,有的细腻生动,有的色彩浓艳,有的装饰繁复,每一幅都是精品,每一幅都值得细细品味欣赏。
回家向先生分享了观展的心得,想起去年到隆回参观滩头年画展时买了两幅,过年来了,要拿出来表上张贴,除旧迎新,开门纳福。但一时想不起放哪了。先生说,他有收藏,于是拿出了一盒滩头年画,各种品类都有,我欢天喜地从中挑选了两张,今年过年就贴门神“秦叔宝”“蔚迟恭”——庆丰年五谷丰登,祝新年四季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