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加密货币

前言

“加密货币”这个名字,伴随着在2017年持续了半年多的ICO风潮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但因为其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和很超前的概念,即使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的朋友,恐怕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原理、实现细节和价值,更不用说大多数非技术专业的朋友了。本文就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近加密货币”,尝试不涉及技术术语地解释加密货币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帮助读者大略地了解目前的加密货币市场。

考虑到阅读、理解的连贯性,我最终决定以一篇长文来完整地把相关内容呈现给大家。通读全文大概会花费20到30分钟,请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什么是加密货币?

所谓“加密货币”是源自英文的Cryptocurrency(Cryptography Currency),直译的话,应该是“密码学货币”;虽然现在的绝大多数加密货币都不是“加密”的(后文会有相关说明),但中文社区里通常还是习惯称其为“加密货币”,本文也就沿用这个名称。

加密货币是随着2008年10月31日发表的那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比特币(Bitcoin)白皮书,和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网络正式上线而走进人们视野的。

尽管从其诞生到现在才只有9年,但近几年,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加密货币市场正在飞速增长。在2017年,比特币年初的单价不足1000美元,然而到年底,其单价已经突破13000美元,市值增长超过12倍;与之相应,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市值增加了几十倍,有些加密货币的市值增加甚至达到数百倍,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加密货币市场的成员已经突破1300位,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已经达到30多种。加密货币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无法再被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加密货币到底是什么呢?

用一句话来说:加密货币,就是一种依据经济学原理,基于密码学算法和分布式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所构建的虚拟货币系统。

英文好的朋友,可以参考英文Wiki的Cryptocurrency词条,里边有对加密货币的历史、合法性问题、基础算法、经济圈、理论研究等等一些宽泛的介绍。本文并不会沿用wiki的思路,因为我认为加密货币本身具有很强的技术型,和计算机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要说清楚什么是加密货币,还是需要从技术概念入手,尝试去解释其原理。从学习的角度讲,最好的切入点,就是这一切的开端:比特币白皮书。有技术基础的朋友,可以认真学习理解比特币白皮书,它将是你理解加密货币和其后来的各种基础协议发展进化的最好的启蒙老师。(关于比特币白皮书的中文资源很容易找到,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对加密货币的研究和理解,从三个加密货币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入手,对加密货币做个简单的剖析。

区块

区块(Block),就是加密货币网络中的基础记账单位。每个区块中,会包含加密货币网络中产生的若干“交易”(Transaction)。这里的交易,就是指加密货币网络中的某次价值转移,即加密货币网络中的代币(虚拟货币)在两个不同拥有者(网络地址)间的转移。

在加密货币网络中,每个区块都要被打上“时间戳”(Time Stamp),按照其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为一个数据链。除了整个网络中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以外,所有区块都会有一个时间上在其之前产生的“父区块”。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整个数据链,就是大名鼎鼎的“区块链”(Blockchain)。区块链也是现今绝大多数加密货币的通用底层技术(有个别加密货币使用了其他底层技术处理数据,后文会有提及)。把区块链数据保存到“分布式对等网络”中,通过某种“共识算法”使所有节点对数据达成一致的认可,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加密货币系统。

分布式对等网络

分布式对等网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P2P(Peer to Peer)网络。还记得十几年前风靡一时的BT下载和电驴么?它们就是分布式对等网络技术的代表。这种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中的业务处理计算、数据存储,是由参与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所提供的,而不是像我们通常概念里的那样,由某个公司或组织控制的若干“服务器”所提供的;因而,它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加密货币网络,就是基于这样的网络基础协议所搭建的。参与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为网络提供计算能力,都可以保留一份保存有网络中所有交易数据的区块链账本的副本。这样,就没有人可以轻易篡改历史数据,整个网络也不会轻易地被个别人或组织所控制。

共识算法

既然加密货币网络中的所有计算都是由参与到网络中的节点进行的,而且每个节点都可以保留一份全网络交易数据账本的副本,那如何保证大家手里的账本副本是一致的呢?这就需要所谓的“共识算法”来达成了。

现今的大多数加密货币网络,都是采用与最初的比特币网络类似的一种“工作量证明”(即PoW,Proof of Work)算法来作为共识算法的。基于这种算法,网络中的节点会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通过不停地计算,把网络中产生的交易数据记录到区块中的节点,也就是进行记账的节点,他们为网络提供了计算能力。这些节点会在区块中写入符合特定条件的“工作量证明”(根据网络指定的算法找到这个“工作量证明”通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并对区块进行数字签名,以证明是自己找到了该区块,并在网络中广播自己找到的这个区块(也就是告诉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自己找到了新的区块)。当某个区块被认为是合法的由某个节点“找到”(挖到)的时候,这个区块就会被添加到区块链账本上,找到区块的节点就会得到相应的代币(被凭空创造出来的虚拟货币)奖励。这种模式和18、19世纪的淘金行为非常相像,因而被称为“挖矿”(Mining);相应的,进行这些计算工作、为网络提供算力的节点,就被称为“矿工”(Miner)。

网络中的另外一种节点就是只对账本数据进行验证,而不实际进行记账(提供计算能力)的节点,它们自然也就不会得到任何奖励;它们的价值就是维持网络秩序(验证网络计算的合法性),并使用网络中的算力以完成交易(业务操作)。在加密货币网络中,要完成一笔交易,通常是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给网络中进行记账工作的节点的。

现行各种加密货币网络中,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共识算法,要得到一个合法的新区块需要花费数秒到数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所谓的“区块时间”。(比如在比特币网络中,这个时间被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此外,伴随着加密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种新的产业经济也应运而生了,这就是“矿机产业”,也可以叫做“挖矿经济”。所谓“矿机”,就是专门进行加密货币“挖矿”工作的计算机。在加密货币发展的前几个年头,大概是从2009年到2012年,挖矿都是使用普通的个人计算机或者服务器、工作站。而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不断攀升,市场需求也被逐渐放大;从2013年开始,基于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即为专门的应用目的而设计的集成电路)的专业矿机逐渐出现并慢慢走向成熟,乃至后来的产业化。(这种经济模型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我们可以花费一定的一次性购置费用,买入可以进行挖矿的计算硬件,然后以持续的电力投入让矿机全时在线进行挖矿;这样就能相对稳定的获得持续的虚拟货币收益。)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甚至出现了所谓“云挖矿”(Cloud Mining)的商业化挖矿计算服务。云挖矿,就是用户只需要花费一次性的硬件购置费用,并每天支付小额维持费用给运营商,就可以拥有一定的“挖矿能力”,来不断地获得虚拟货币奖励;而不需要自行购买矿机、安装软件、提供电力来进行挖矿。(目前比特币官网上的云挖矿服务大概是初期投入6000美元,每天收益10美元左右,也就是大概两年时间可以收回本金;当然,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浮动,收回本金的时间也可能会缩短或延长。)

以上这些基本概念将有助于大家理解后文中关于具体加密货币的介绍和比较。更多的网络协议、算法和技术细节讨论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畴和目的,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要真正理解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需要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密码学乃至数据结构及相关算法有很深入的理解;所以,如何使没有技术背景的朋友也能理解和接受加密货币,是一个巨大的课题,而这也直接影响着加密货币的发展和应用。

加密货币有什么价值?

加密货币最大的价值就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机构、组织或政府可以完全控制某个加密货币。因为加密货币存在的基础是分布式对等网络(也就是由不计其数的权力对等的节点共同构成一个网络),而不是像我们通常概念里那样,数据存储、计算集中在某个政府、组织或公司的“服务器”上。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模式。(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文点到为止,不再做过多的解释。)

此外,加密货币网络中的交易数据是超级冗余的(也就是网络中的交易数据可以在所有节点上都保留有完整的副本);同时,区块链数据是以时间为序单向增长的(也就是不可逆的、不可更改的)。这就从技术上保证了要恶意篡改历史数据的难度非常高,实际上已经很难做到(与目前主流的中心化技术相比);而更重要的,从经济学原理上讲,在加密货币网络中篡改数据的代价已经高到根本不值得去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了解加密货币领域中的所谓“51%攻击”。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从这点来说,加密货币这种货币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高明的。

加密货币概览

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加密货币都是“开源软件”(也就源代码公开的软件),是由相应的开源软件社区所共同维护的。所以从技术上讲,目前绝大多数加密货币的技术实现都是透明的,是可以互相参考借鉴的。但在实际上线运行,产生了各自独特的虚拟货币而有了价值属性之后,相应的社区也就有了共同的利益,成为了各自独立的经济体。

在介绍具体的加密货币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就是加密货币网络的“中心化问题”。

在前文的基本概念讲解中,我反复提到,加密货币网络是“去中心化”的,这在加密货币诞生的初期,是基本按照理想情况发展的。但随着挖矿经济的不断发展和ASIC矿机的大量应用,加密货币网络的计算能力,逐渐被一些巨大的算力拥有者(他们一般会拥有巨量的ASIC矿机)所垄断。这种模式后来衍生为“矿池”经济,即由若干矿机同时指定同一个区块奖励接收地址,这样当矿池中某个矿机挖到区块时,矿池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分到区块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挖矿收益更加可预测、更加平滑。比特币网络中最大的矿池,其算力曾超过全网算力的40%,从技术上讲,这已经很接近产生“51%攻击”的风险了。所以,大概从2013年开始,加密货币的技术参与者都在寻求从技术上去规避这种中心化问题的方法,这催生了一些具有“ASIC抗性”的工作量证明算法(因为ASIC通常只配有很小的内存,甚至没有内存,所以具有“强内存”需求,也就是需要比较大的内存支持才可以进行计算的算法都可以认为具有“ASIC抗性”),也随之产生了所谓的“GPU挖矿”(GPU就是我们个人计算机中显卡的处理器,而显卡通常会配有一定量的显存,是可以支持“强内存”需求的算法的),从而使更多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可以加入到加密货币网络中进行“挖矿”来获得收益,使全网的算力相对更加分散,以此来降低“中心化趋势”。很多新的加密货币网络,也是籍由这种改进而产生的。

好了,概念性的东西讲的差不多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地看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加密货币吧。

下文中具体介绍加密货币的时候,会提供一些加密货币的市值和单价信息,这些信息是2018年元旦前后的数据。除了市值以外,本文在选取加密货币时还考量了它们在同时期的成交量,成交量过低的,没有收录。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很大,本文中的数据仅供参考。此外,我也会在介绍具体加密货币的时候给出一些我个人的分析观点,同样仅供参考。

我认为,从加密货币承载的业务和实际应用场景来看,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支持自由交易而搭建的虚拟货币网络

这就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P2P电子现金系统。从技术上看,这类中的成员很多都是比特币的近亲,它们都对原始的比特币协议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但从业务模式上看,基本可以认为是一样的。下面就是这类加密货币的一些代表:

Bitcoin(BTC)

比特币,市值约2300亿美元,单价约13000美元。官网: [https://bitcoin.org/zh_CN/]

比特币发布于2009年1月,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加密货币,也是目前市值最高的、知名度最高的加密货币。

比特币网络中的所有交易信息都是公开的、透明的(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查看网络中的所有交易的具体交易方和交易数额),只不过交易的双方被基于网络协议的逻辑上的“地址”(Address)所代替,而不是以通常意义上的中心化的账户名、账号或类似的东西来记录到区块(账本)上的。就像比特币白皮书所描述的那样,比特币仅仅是一个“P2P电子现金系统”,而并不是技术上“加密”的;比特币社区和开发团队也从来没有说过比特币是“加密”的货币。

Bitcoin Cash(BCH)

比特币现金,市值约480亿美元,单价约2600美元。官网: [https://www.bitcoinabc.org]

比特币现金是比特币的分叉币,技术上叫做“硬分叉”(Hard fork)。所谓硬分叉,即从区块链的某个区块之后,基于基础协议(算法)的变更,分别产生两个不同的合法区块,再之后的区块则连接在这两个同时存在的合法区块之后分别延续下去,成为两个独立的区块链。

比特币网络的这次硬分叉,发生于2017年8月1日,其起因就是比特币社区内争论已久的“扩容”(即提高一个区块所能容纳的最大交易数据量)问题。比特币现金的区块大小上限达到了比特币的区块大小上限的8倍,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交易确认速度。比特币现金的市值也在其后的短短数月内就冲到了第四位,仅次于比特币、Ripple和以太币。

Litecoin(LTC)

莱特币,市值约140亿美元,单价约250美元。官网: [https://litecoin.org/cn/]

莱特币上线于2011年10月,属于最早的一批“山寨币”(即复制自比特币源码,经过了若干技术修改和更新,并以新的网络所承载的加密货币),也是市值最高、影响最大的山寨币。

从技术上讲,莱特币的改动主要是降低了区块时间(降低为约2.5分钟,是比特币的1/4),从而提高了交易确认的速度;同时,采用了一种被称为“scrypt”的强内存需求的工作量证明算法,而非比特币网络所使用的“SHA-256”算法,这使莱特币网络具有了一定的“ASIC抗性”(后来也因此出现了少数可以支持“scrypt”算法的ASIC矿机);此外,莱特币网络还提高了虚拟货币的发行量(即货币单价占市值的比例与比特币相比更低,大约也是1/4左右)。所以,称莱特币为“廉价的比特币”是非常贴切的。在业内也有这样说法:比特币是黄金,莱特币就是白银。

Dash(DASH)

达世币,市值约90亿美元,单价约1100美元。官网: [https://www.dash.org/cn/]

达世币网络最初上线于2014年1月,其后经过两次更名,最终于2015年3月定名为“Dash”。达世币最初也是比特币的山寨币,但其网络中增加了“主节点”(Masternode)的概念。主节点是一些在网络中拥有特权的节点,可以参与网络协议变动的投票,并负责执行达世币网络中的“私密交易”(PrivateSend)和“即时交易”(InstantSend)功能。主节点们可以均分每个新区块所对应的区块奖励的45%,但需要在自己的“地址”上保持至少1000达世币(市值超过100万美元)的余额,否则就会被取消主节点资格。截止到2017年12月底,达世币网络中的主节点数量超过4600个。

从严格意义上讲,达世币网络已经不是“去中心化”的了,而更像是由一些大公司、资本家、甚至政府机构所控制的交易网络。并且其技术上欠缺对主节点的审计;私密交易的确认时间也不理想。

Monero(XMR)

市值约60亿美元,单价约360美元。官网: [https://getmonero.org]

Monero没有官方的中文译名,大概可以叫做“门罗币”,其网络上线于2013年10月。Monero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被称为“环签名”(Ring Signature)的算法来隐藏发送者信息,采用“隐形地址”(stealth address)来隐藏接收者信息;在2017年1月,又增加了被称为“环私密交易”(Ring Confidential Tranction)的算法来隐藏交易数额信息。这使得Monero网络中的交易是“私密的”(Private),“不可追踪的”(Untraceable)和“不可关联的”(Unlinkable)。从技术上讲,Monero是真正可以称为“加密”货币的加密货币,它拥有目前市场中最好的交易私密特性,远超比特币及各种山寨币。

但很显然,这种私密特性,从监管层面讲就变成了负面因素。因为你不再可能像在类似于比特币网络的这种交易数据公开透明的网络中那样,可以靠交易地址进行追踪、关联,然后以设立“黑名单”(Black List)的方式来阻止与那些非法、恶意的地址发生交易了。

Bitcoin Gold(BTG)

市值约45亿美元,单价约260美元。官网: [https://bitcoingold.org]

中文名称可以叫做“比特币黄金”,这是比特币网络的又一个硬分叉。该网络于2017年10月24日的比特币网络第491406号区块开始进行新的协议挖矿,从第491407号区块开始进入新协议的区块链;自此,比特币黄金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区块链,拥有独立的虚拟货币。

比特币黄金从技术上的最大改动就是采用了Zcash(ZEC)使用的被称为Equihash的一种具有“ASIC抗性”的工作量证明算法,所以实际操作上只适合使用GPU进行挖矿。比特币黄金的源代码名称就是BTCGPU。

看到这里,我想应该会有朋友想问,为什么比特币要在2017年里搞两次硬分叉,变成3种加密货币?

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这里边技术层面的原因肯定是有的,因为像区块扩容问题、算法的ASIC抗性问题都已经是社区内讨论已久的东西了;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为什么要等到2017年下半年才进行?我想这里边更主要的还是经济层面的原因,多半和比特币早期持有者的利益以及资本运作有更大的关系。(这两次硬分叉有个共同的特点:在分叉区块之前已经拥有比特币的地址,会在分叉之后获得同数额的新币。所以很明显,早期的比特币拥有者或者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在硬分叉之后会获得很高的额外收益。)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不做过多分析了。

Verge(XVG)

市值约20亿美元,单价约0.15美元。官网: [https://vergecurrency.com/langs/zh_CN/]

最早上线于2014年,当时叫做“DogeCoinDark”,在2016年更名为Verge。这种加密货币在网络传输协议中集成了Tor(即著名的“洋葱路由”协议)和I2P(Invisible Internet Project,一种允许匿名通信的网络协议),以此来隐藏交易发送者的IP地址;但除此之外,与比特币网络并无本质的区别。Verge网络将区块时间缩短到30秒,大幅提高了货币发行量,并支持5种挖矿算法。

Zcash(ZEC)

市值约18亿美元,单价约560美元。官网: [https://z.cash/zh/index.html]

Zcash网络上线于2016年10月28日。在Zcash网络中有两种网络地址,用以分别支持两种共识算法。一种叫做“透明地址”(即t-addrs,Transparent Address),在这种地址间发生的交易,和在比特币网络中的情况没有区别,交易双方的地址、交易数额都是透明的、公开的。另一种叫做“保护地址”(即z-addrs,Shielded Address),在这种地址间发生的交易,会基于一种被称为“zk-SNARKs”(zero-knowledge Succinct Non-interactive ARgument of Knowledge)的“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共识算法来进行验证。这种算法可以在所谓“零知识”(即不暴露任何具体的交易信息)的条件下,验证交易数据的合法性。这种算法可以说是“高大上”的;但问题是,在Zcash网络中的交易,并不是默认、或者说强制使用这种“保护地址”的。截止到2017年底,在Zcash网络中,只有5%的交易,是通过“保护地址”完成的,并且目前的大多数钱包应用和虚拟货币交易所都不支持与“保护地址”进行交易,所以Zcash的这个特色,并没有实际成为真正的卖点。

此外,Zcash网络是由一家有政府背景的营利性的美国公司(Zerocoin Electric Coin Company)所运营的,而并不是由开源软件社区共同维护;并且该公司会收取Zcash网络上线后前4年中所有区块挖矿奖励的20%作为所谓的“创建人酬金”(founders reward);所以业内对Zcash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是有很多怀疑和担心的。(国外媒体、社区已有关于其协议级别的中心化风险的报道。)

第二类、去中心化应用(智能合约)平台

这一类加密货币,其主要目标并不是仅仅为了完成点对点的交易,而是要做为“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基础服务,为所谓的“去中心化”应用搭建运行平台。这类加密货币网络的代表就是以太坊。(这里讲的所谓“智能合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在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中,可以被平台级别的基础服务所自动执行的业务逻辑实现机制。合约代码可以理解为实际的合约条款;合约的履行,可以通过具体的交易来触发合约代码的执行,从而自动的达成。)

Ethereum(ETH)

以太坊,市值约850亿美元,单价约850美元。官网: [https://www.ethereum.org]

以太坊是世界上第一个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从技术上实现了对所谓“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支持。它实现了一个“图灵完备”的虚拟机——EVM(即Ethereum Virtual Machine),定义了自己的开发语言和编译器,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它的第一个生产版本Homestead,于2016年3月正式发布。

以太坊拥有目前活跃度最高的去中心化平台技术社区,它正在进行从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算法到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算法的切换和与之相关的若干技术改进,这些也是由以太坊社区所共同决定并实施的。

关于以太坊的概念、历史和当前版本的一些介绍,请大家参考我之前发表的几篇《Ethereum Homestead Guide中文版节选》文章,这里不再展开。

Cardano(ADA)

市值约200亿美元,单价约0.7美元。官网: [https://iohk.io/projects/cardano/]

Cardano是由香港的一家公司(IOHK)联合爱丁堡大学、雅典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共同开发的。Cardano是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以分层结构设计。它的第一层——“协议层”(Settlement Layer)已于2017年9月29日发布。Cardano的这个基础协议层使用了一种被称为“Ouroboros”的权益证明算法(于2017年8月在IOHK官网上发表),并使用Haskell语言(一种面向函数的编程语言)开发。未来,它将扩展出“控制层”(Control Layer)以方便的支持类似游戏、对赌等应用,同时还将提供身份标示、信用系统,并将整合钱包应用,提供一种支持自动化的加密货币兑换、交易的通用钱包。

应该说,它是以太坊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但因为它起步较晚,技术成熟度和运营状况、市场认可还需要观察。

NEO(NEO)

市值约60亿美元,单价约90美元。官网: [https://neo.org]

NEO是由国人发起的一个智能合约平台,采用微软的C#语言开发。其官网上有完整的中文介绍,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作为开源软件,NEO官方文档中缺乏对其官网上宣传的一些具体技术特性(比如NeoX、NeoFS、NeoQS)的技术细节描述,并且也没有提供类似于开发线路图这样的具体资料,所以其技术完成度是值得考察的;从目前来看,其技术社区活跃度不高。

EOS(EOS)

市值约50亿美元,单价约9美元。官网: [https://www.eos.io]

EOS也是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目前还处于测试网络阶段。根据其在2017年6月发表的白皮书上的描述,它被设计用来支持去中心化应用的水平和垂直扩展。EOS将提供一些类似于操作系统的基础特性,比如账户管理、身份验证、数据库、异步通信以及在多CPU或集群中调度应用程序的能力。最终将使区块链扩展到每秒完成百万数量级交易的能力,消除用户使用费并允许快速部署去中心化应用。从其白皮书中的详细技术说明来看,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项目。

TRON(TRX)

波场,市值约50亿美元,单价约0.08美元。官网: [https://tron.network]

TRON也是一个由国人发起的智能合约平台,目标是创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发布内容、存储数据的去中心化互联网基础服务,通过对数字资产的分发、流通和交易,为应用程序开发者和内容服务商、自媒体等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内容娱乐生态系统。这个网络目前处于其发展线路图的第一阶段。其官网上有完整的中文介绍,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Qtum(QTUM)

量子链,市值约45亿美元,单价约60美元。官网: [https://qtum.org/zh/]

Qtum是一个商业化的去中心化应用和智能合约平台,采用了面向移动端应用的策略进行技术设计。这个网络很有意思,在交易处理上采用了比特币网络的UTXO模型(Unspend Transaction Output,即“未花费的交易输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余额)以支持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运行的轻量级钱包(即不保存完整的区块链账本数据以降低钱包应用程序的存储需求);在智能合约处理上,采用了以太坊所使用的账户模式和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即以太坊虚拟机,用来执行合约代码);在共识算法上,直接使用了权益证明算法。Qtum实现了一个“账户抽象层”(Account Abstraction Layer)来使EVM可以与类似于比特币区块链数据的底层数据进行交互。

第三类、为特定业务、应用场景设计的垂直领域的去中心化网络

最后一类加密货币,就是那些为了在垂直业务领域应用而做了某些特殊设计实现的、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其代表就是在2017年12月一个月内暴涨十余倍的Ripple。

Ripple(XRP)

瑞波币,市值约900亿美元,单价约2美元。官网: [https://ripple.com/cn/]

Ripple网络发布与2012年,采用“Ripple共识算法”(Ripple Consensus Algorithm)在“Ripple共识账本”(Ripple Consensus Ledger,一种定制的区块链账本)上完成交易并记录具体的交易数据。“Ripple共识账本”包含了内置的货币兑换功能和寻源算法(自动匹配最合适的兑换率提供方)来支持不同货币间的自动兑换。Ripple可以认为是为跨境支付、国际汇款等涉及货币兑换的业务所定制的一种中间货币网络。

截止到2017年底,已经有数十家跨国银行、金融机构支持了基于Ripple的跨境支付业务;Ripple的市值也在2017年一年之中增长超过380倍,成为了加密货币领域第一个真正称得上是“爆发式”增长的幸运儿。

IOTA(IOT)

市值约110亿美元,单价约4美元。官网: [http://iota.org]

明眼人一看这个名字应该就想到了,这是一个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所设计的加密货币网络。基于区块链存储的数据,在计算效率上有着天然的缺陷,所以IOTA网络中使用了一种非区块化的、被称为Tangle的底层数据结构来存储交易数据。Tangle是一种“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rctic Graph,DAG);IOTA网络以其为基础,采用了一系列“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来在某个交易到达的时候,在Tangle上选取数据进行相应的验证;从而提供了一种可以在硬件与硬件之间完成“微支付”(Micropayment,即额度很小的支付)的特性,并且不需要网络手续费。此外,IOTA还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技术特性以支持扩展和应用开发。

IOTA目前还处在Beta版本;但很明显,这种崭新的支持物联网底层数据存储、交互的专用基础设施网络,在物联网普及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市场预期。

NEM(XEM)

市值约100亿美元,单价约1美元。官网: [https://nem.io]

NEM网络于2015年3月正式发布,它采用“重要性证明”(即PoI,Proof of Importance)算法作为共识算法,引入了包括多重签名账户、加密消息以及一种被称为“Eigentrust++”的声望系统等一些创新的技术。NEM网络提供了多种现行主流开发语言的API接口,不需要使用像以太坊里使用的那种专门的智能合约语言进行具体的开发;提供了可以深度定制的业务数据管理功能,被NEM官方称为“智能资产系统”(Smart Asset System),可以应用在金融、物流追踪、ICO、文档管理、去中心化验证等业务领域;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私有(定制)数据安全方案。

NEM是一个主要定位在企业应用方向的区块链产品,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定制化的企业应用基础平台。

Stellar(XLM)

市值约100亿美元,单价约0.5美元。官网: [https://www.stellar.org]

Stellar最初是基于“Ripple共识算法”构建的,但后来因为技术上的分歧,Stellar开始自行设计全新的、被称为“Stellar共识协议”(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SCP)的算法,并在其定制的账本数据结构上存储交易数据。Stellar共识协议是一种围绕所谓的“重复状态机”(Replicated State Machine,一种从著名的Raft算法中产生的数据结构)所设计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发表于2015年4月)。基于这种全新共识算法的Stellar网络于2015年11月正式上线。

Stellar定位在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是一种为个人金融业务所定制的加密货币网络,其主要应用领域是支付和小额转账。Stellar提供了一种“微储蓄账户”(Microsavings accounts,即小额活期储蓄账户),用以支持诸如学费、健康保险、小额贷款等业务,还支持构建Slack bot(Slack是一个整合了沟通、文件管理、搜索和工具类应用的一体化应用平台,Slack bot就是基于Slack平台的机器人助理程序)来追踪账户交易流水。

小结

加密货币这种全球化的、去中心化的货币经济网络,其概念是非常超前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立于现行货币体系之外的价值网络平台,不受政府政策影响、缺乏监管,是真正的自由市场,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相信在未来很长时间,它都会与现行货币体系共同存在并相互影响。就目前而言,加密货币(虚拟货币)在政府层面的合法化还在路上,只有少数国家有正规渠道可以进入这个市场;但我们绝不应该、也无法再忽视其存在。

一点建议

通常,每种加密货币都会有自己的白皮书(概念说明)乃至黄皮书(技术细节说明),对其逻辑概念、网络协议、算法乃至实现细节进行相应的描述。一个连白皮书都没有的加密货币,就是耍流氓、就是网络诈骗;即使有白皮书,我们也还要判断它是否只是其他某种加密货币的简单复制、要看它是否真的有所改进或创新、要看它是否真的在某个业务上有价值。这对于非技术专业的朋友而言,恐怕是很困难的。

目前的加密货币市场,有一定的投机性质,毕竟像Ripple那样一年增长几百倍的事情并不会是常态,这里边的资本运作、泡沫都是有的;但这个市场的成长性也是毋庸置疑的。2018年很可能是加密货币领域取得大突破的一年,所以今年进入这个市场未尝不是一个可选项。

不过,我还是想奉劝大家:对于某个具体加密货币的判断,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更不要贪图短期收益而去参与一些背景不明确、业务模式不明确或者技术说明不明确的虚拟货币的预售、发行或其他形式的募资活动。

真想进入这个市场,就要先把功课做足。


后记

能有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我必须给你点个赞。

我本人对于文章前半部分中解释基本概念的内容是很得意的,因为我没有使用任何具体的技术术语或者高深的概念(比如其他一些介绍区块链或者加密货币的文章中经常会来解释的“私钥”、“哈希算法”、“拜占庭容错”等等);我想既然是扫盲和科普性质的文章,就理应让不懂计算机技术的朋友也可以看明白。当然,因为我本人是技术出身,所以对本文的深度我也有遗憾;本文的内容其实是可以扩充到一本书的容量的,也许以后我会尝试来完成。

本文中对加密货币的分类是我个人原创的观点,仅供参考。我个人比较看好后两类加密货币网络的未来发展:短期看是第三类,因为它们是可以很快地和具体业务相结合、产生实际业务价值的;而第二类网络因为是属于新一代互联网基础服务,大概和之前微软做Azure、Amazon做AWS类似,需要比较长的技术成熟期和社区、生态系统的构建。但我始终认为,“去中心化”互联网是未来所向、大势所趋;随着相关技术的完善和应用的落地,也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最后,希望无论是技术专业还是非技术专业的朋友,都能从本文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比特币只是一个更广泛的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是重要的一个),通常与之非常相似的货币称为代币。在本章中,我们将...
    Nutbox_Lab阅读 2,329评论 0 7
  • 突然很爱你。突然想你想的不行,明明不久前刚刚从你怀里离开,还想着你柠檬味的牙膏,想着我那句话还没说完你就突然凑过来...
    爱学习的Fine_阅读 160评论 0 1
  • 我捧着一只娇艳的花朵 虔诚地送到你的面前 你打量了一番后 一把夺过 重重地摔在地 花瓣碎落了一地 你怒视着我 执意...
    枫客阅读 217评论 0 1
  • 余数年往来常、扬之间,曾屡游瘦西湖、何园、个园诸名胜,然久慕平山堂之风流,却无缘登临。乙末阳春三月,余与父过维...
    沧一海一声笑阅读 1,05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