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堆

草堆,稻草堆积起来的有规则的堆积体。

那年生产队的大稻床上,沿着稻床四周的排水沟边,错落不一的堆着一个个的草堆,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人们不定期的要从草堆上扒草挑回家,再在家门口扎成草把子,码放在锅灶的后面一排备用,那年稻草是主要的做饭用柴火。

或许是头年刚倒圩的原因吧,树木都被淹死了,烧锅灶就完全靠稻草来维持。过年的时候因为考虑要来客人,稻草炒菜的火力不够猛,一般都会去街上买一担山里来的“杩柴”挑回家,做应急用。

一根根看似轻飘飘的稻草,到了冬天扒起来却很是费劲。那是因为稻草之间的长期互相挤压(方言的意思叫剎了板),一根根稻草就像人过冬一样怕冷似的,互相搂挨着,不忍分离,有时使很大的劲儿也很难拔出一根。

草堆的形状是各式各样的,以圆形居多,有的人家田亩多(当然人口也多),堆起来就很高很大,可以搭成一种底下是长方形,上方是略尖的椭圆形,圆形的顶面便于下雨时的沥水。

也有人为了扒草的方便,会把稻床上的稻草全部挑回家门口附近,找块干净的地势略高的地方,草堆下边要垫上一些大石头之类的硬物,防止下边的稻草受潮腐烂。

草堆脚垫好,才开始搭草堆。

起步要视稻草的整体数量来估摸一下,好确定占地面积的大小,必须保证上面的尖顶是逐步过渡到下边的圆柱体。也就是说,圆柱体的草堆上部要慢慢缩小,直至冒尖,这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稻草堆。

河埂上的人家会依着河埂外沿,用树木搭个跟河埂等高的架子,密密地铺上树枝,再在上面搭好草堆,悬空的草堆看上去别有一番趣味,草堆下边是鸡、狗等避雨的好地方。

家门口的草堆可以在烧锅前,拿个大腰篮去装,扒满一篮大约就够烧一餐锅的,比在稻床上往家挑要省事得多。

草堆外边的稻草会好扒一些,比较松软,等到扒出一个洞穴状的时候,越往里扒,就越来越费劲,有时拽得人手生疼还拽不出来。

稻床上众多的草堆,扒着扒着就形成了一个底部一侧悬空的凹陷,因为稻草的密实,不用担心它会倒塌。这样的空隙叫“草堆笼”。

曾经在多部小说中看见过稻场上的言情,草堆笼也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老家一句俗语,“叫花子钻草堆笼——穷快活!”

具体的解释有各种版本,就不一一说明了。

养牛的人家,就是“带田”的人。在冬天草枯的季节,没有青草,只能给牛喂干草,家里的稻草不够牛吃食,就会让他给带田的人家一户送点稻草到他家。于情于理也是应该的,冬天牛没有草吃是不行的,来年还得辛苦耕耘。

大稻床上的那大大小小的草堆,早已经成为记忆里的一道景观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日的菜园,一派生机。那碧绿可人的黄瓜,身着紫袍的茄子,随风摇曳的韭菜,还有那红如灯笼的辣椒。这一片原生态的景象,...
    风雨虹阅读 2,944评论 0 2
  • 我在九、十岁时,每天放晚学后,喝过一碗清稀的米粥,然后就和几个小伙伴们挑着和自已差不多高的竹篮,不是到田垌去扯稻根...
    乡土辣妈阅读 4,221评论 5 19
  • 秋收后的稻田是我们小时候玩耍的天堂。 田野里的天空和城里的大不一样。没有高楼大厦的遮天蔽日,只有一望无际的广袤无垠...
    胡弗朗阅读 4,260评论 0 0
  • 1999年以前,我的童年在草堆场上撒欢愉悦,也在父母的苛责管束中压抑迷失;自己喜爱的玩耍和父母的期望之间总隔着宽宽...
    话梅先生阅读 1,436评论 0 0
  •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热情沸腾,想要面对高山大海旁若无人地猛吼几声,或者默不作声的泪流满面,仿佛见到了心中的“洛神”...
    一路有谁阅读 6,233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