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心
别人眼中的你,和你以为的自己是一样的么?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用我们喜欢的方式看待我们,也期待不需要解释太多,就能被别人看懂。
当然,也可能因为过往的经历,让你感到真实的自我会被父母忽视、被他人嘲弄,那索性就隐藏起真实的自己。渐渐地,你无奈、痛苦,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不值得被爱。
《欲望都市》里Carrie说过:“不要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因为在某处,总会有另一个人,去爱你。”
其实,我们每人都会有一些怪癖,也都有别人不知道的一面。然而,为了成全周围世界对我们的看法而去自我逃避甚至刻意制造与众不同,都算不上明智的做法。
法国哲学教授、作家妙莉叶•芭贝里在《刺猬的优雅》中,刻画了少女帕洛玛、看门人勒妮两个别人眼中的“异类”,她们曾经自我怀疑、自我逃避。可是,经历了一番救赎和重生,她们的生活又出现了哪些转机和改变?
读完这本书,或许我们都能找到某个自己一直想要的答案。
01
「我们都是鱼缸里的鱼」
小说围绕帕洛玛和勒妮的日记式的心情叙述展开。
帕洛玛,12岁,是一个不安分的女孩。虽生于富裕家庭,却厌倦生活中的所有,她厌恶爸爸的愚蠢自傲以及妈妈、姐姐的虚荣贪婪。
在家里,她看透成人世界的虚伪与空虚,被妈妈误认为是精神异常。在学校,她因为有着独立的思想而显得格格不入,受到老师的质疑。
当一个人太清晰地看世界,难免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
某天,她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在13岁生日当天自杀,并放火烧了父母的豪宅。至此,帕洛玛退回到生活的配角,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勒妮,今年54岁,27年来,她一直住在漂亮的公寓里当门房。她出身贫穷、相貌丑陋、从未上过学。
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因为同样无助、痛苦,而发现了彼此。
虽然两个人都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敏锐的洞察力,也都厌恶这个虚伪贪婪、唯利是图的世界。可是,两个人又是不同的。
就像小说里写的“追逐繁星、在金鱼缸里、了结此生。”
我们总梦想上天摘星,结局却和鱼缸里的金鱼一样。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困在鱼缸里的鱼。但不同的是,有人在鱼缸里,焦虑地绕来绕去;而有人在鱼缸外,孤独地隔着鱼缸看外面的世界。
这也正是帕洛玛和勒妮的不同之处。
帕洛玛被困在鱼缸里,她没有找到出口。对她来说,只有“死”在鱼缸里,才能够对外界的虚伪视而不见。
而勒妮则选择与外界保持距离,她不屑于与周围人争辩,只是在鱼缸里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当一个人对生活失望多了,总是不再相信生活,也不再相信周围的人和事。就像生活中的我们,因为某些决定、某些做法不被认同,那就选择静静地生活,不愿意再与这个世界产生交集。
而那些鄙视世俗的人,一部分选择自我逃离,一部分选择隐匿其中,而选择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大概就是最愚蠢的想法。
02
「“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这是帕洛玛形容勒妮的话。
而勒妮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呢?
她写道:“我是一个平庸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我和我的猫咪一起生活。我冷漠绝情,然而我总是彬彬有礼。”
丑陋的相貌、贫穷的家世,使勒妮深感自卑。她也知道自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可实际上,她有着与外表不相匹配的聪慧的头脑。
她听音乐、看哲学、赏艺术,这些和她的外表和身份格格不入的东西,成为了她的最爱。她与同为女佣的曼努埃拉是知心好友,两人虽为佣人,却具有高贵的气质。
可是,勒妮深知,在人们眼中,一个门房应该是没有学识的、是最普通低贱的。所以,对外,她尽力维持着人们眼中“年老体衰,外貌丑陋,脾气暴躁”的世俗印象。甚至毫不留情地嘲笑自己的身材、地位,以及看哲学书籍的滑稽。
用帕洛玛的话说,勒妮“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内在看,她也是不折不扣地有着和刺猬一样的细腻”。
她就像一只刺猬,而“刺猬”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就是关上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只有在劳累一天之后,勒妮再度钻进她的洞穴里,她才是真正的自己。
长久以来,“刺猬”都选择不被看到,选择隐藏自己、自我封闭,不想让人知道实际的自我是什么样的。
勒妮也是如此,她不喜欢被别人偷窥,也不想暴露自我隐藏的痕迹。比如,随身装在包里的书掉在地上,她会仓皇失措;当新邻居小津先生主动向她示好,她会本能拒绝。
可是,内心里,每个“刺猬”也都需要被看到。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刺猬”们都需要遇见彼此。
我们又何尝不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们也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单。
只有不封闭自己,用力去找寻自己,展现真实的自己,才能遇到相惜的人吧。
03
「向死?不如说是另外一种重生」
整部小说以帕洛玛的“自杀”计划为开端,以勒妮的意外死亡为终结。
可是,在这“自杀”与“死亡”中夹杂的是蜕变和重生。
勒妮的重生是小津先生唤醒的。一开始,勒妮从内心拒绝小津先生的邀约和示好,因为她不相信两个等级如此不同的人会成为朋友。
而小津先生的温暖、礼貌、友善,个人魅力和礼貌热情,一点点让勒妮柔软而脆弱的内心渐渐舒展,也瓦解了她身上伪装的刺。
在好友曼努埃拉的鼓励下,勒妮终于鼓起勇气接受小津的邀请,放下对现实的抵抗。
在这个过程中,勒妮也改变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起初,她以为不会有人平等地看待她这样一个又老又丑的门房。可是,当她遇到小津先生,一个身份高贵却又待人真诚的人,她改变了对于富人傲慢无礼的认知,她也一点点敞开自己的心扉。
经历使人成长,勒妮最终走出了她的门房室,勇敢地接受生活的馈赠。
对于帕洛玛来说,勒妮和小津先生的“爱”,让她看到了以前鱼缸视角以外的另一番新天地。而勒妮意外死去,帕洛玛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去死,是多么幼稚的想法。
不得不说,勒妮的死,也成为帕洛玛重生的开端,让这个小姑娘决定好好生活下去。
也许,小说也正是以勒妮之死,告诉我们:当世界向你示好时,请勇敢接受,不要等时机错过。
虽然,小说结尾勒妮的意外死亡让人惋惜。然而,帕洛玛的重生又让人心怀希望。
甚至在想,难道帕洛玛不是小时候的勒妮吗?如果勒妮能够早点重生,会不会就能过上另外一种人生?
也许我们曾怀疑自我,但我们都需要被打破,比被别人打破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自我内部的打破和重生。
为人,我们没必要隐藏自己,没必要刻意制造不同,只要随着自己的心意,自然而然地去生活就好。总有一天,那些不安的、扭曲的,都会一点点归顺,让我们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
- END -
* 作者:田心,多平台签约作者,书评影评人,一生两个追求,一是走自己的路,二是做有趣的事。聊生活、聊电影,我就是我,会发光发亮!个人公众号:遇见田心(ID:meetyourself521),简书/知乎@作者田心,微博@田心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