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属性人,爱好吃,江湖人称“包子”。喜欢捣腾食物,最近在研究做包子的面团怎么弄会比较好吃。
刚刚聊微信,朋友感叹:“那个时候,有你的地方就有厨柜。其实还是很怀念以前偷偷摸摸做东西吃的时候。”
在学生时代,我的储物柜三分之一的空间都预留给与食物有关的东西了——佐料,工具,容器等。每次同学找我借东西顺便参观我的柜子,我便会打开柜子如数家珍。有一次舍友拍拍我的肩膀说:“包子,看来当厨子才是你的梦想。”我耸耸肩:“谢谢夸奖,可是我纯粹只是个爱捣腾的吃货。”
于是在那个四处躲避宿管阿姨收缴违规电器的宿舍,一个学期光是电热水壶就被没收了好几次。可这丝毫动摇不了我吃货的心。
在某个冬天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晚上,我趁着值日生检查完宿舍,舍友们直挺挺地装尸体,蹑手蹑脚地起身摸出迷你电饭锅,煮着一个面饼。“咕嘟咕嘟……”我用报纸隔着手拿出锅的内胆,打一个鸡蛋,用豆瓣酱一拌,香气四溢,吸引了我亲爱的同类,各个如诈尸般弹起。“尸体们”无视我嫌弃的眼神,欢快地瓜分:“我的碗儿在你右手边,谢谢。”“下午看见你柜子里有新买的辣酱,我要一勺哦。”“我得减肥,但是你这样我还减什么呢?这样,只尝一筷子,剩下都给你,不用谢。”……
我:“……”
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就像那次第一次煮红豆汤,不知道晒干的豆子即使泡好了用电饭锅煮也要多放水。豆子没掌握好分量,水又放少了,结果开锅的时候傻眼了。“尸体们”忽略我尴尬的表情热烈地讨论:“你确定这是红豆汤?”“打算让我们干吃么?”“谁的厨艺那么精湛啊?”
我:“……”
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次周末的庆生会。
八个吃货一起准备。从策划到分工,到有负责从校外购买并偷运食材的,有借锅的(饭锅太小,一个不够),有贿赂值日生的(就说宿舍小伙伴生日,万一宿管阿姨来突击检查放个哨)……
熄灯后,我们到阳台打开小台灯,清洗食材、烧水,准备下锅。
“这谁买的猪肉啊,没菜刀怎么切啊。”“这个黄瓜也是啊,生啃么?”“海带丝好长。”……
我转身走去翻柜子,拿下大号蓝罐曲奇饼的空盒子,掏出水果刀和剪刀,走出阳台:“喏,盒子打开用来洗菜,洗完可以装盘,盖子当砧板,要用刀具的就拿水果刀和剪刀将就下吧。”吃货们在水龙头前齐刷刷地竖起了大拇指。
地板上放好打开的折叠小书桌,八张拼成大长桌。吃货们围在微弱的灯光和热气腾腾的桌前捧着碗,嚼着方块型的猪肉,和着拌了豆瓣酱的面条“刺溜刺溜”吃得欢。“包子,有进步哦。”“你要是高考没考好就去那什么……二货,你上次说的什么学校来着?”“起开!你才二呢,烹饪学校啦!”
我:“……”
这些温暖的片段,来自那个身体猛长但饭堂伙食奇差的时期,成为八个人的青春里回忆的交集。
后来我并没有考到我想去的学校,也没有选择去二货同学说的那个烹饪学校。一场高考,天之涯,地之角,吃货全零落。
今夜的雨有点大,风有些凉,我起身温了一杯牛奶,记录下此刻的心情。
不知道此时此刻,当年那些黑灯瞎火急吼吼跟我要豆瓣酱的吃货舍友,你们现在在干嘛呢?
包子有点想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