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匀出时间继续在喜马拉雅FM更新同名小说《庭有兰芷》,欢迎关注)
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 成都 之代称。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以明末清初 川西 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 成都 民俗作内涵,被成为 成都 版清明上河图。街上遍布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
虽然很多本地人写的游记,都认为锦里是外地游客才会去的所在。但是锦里确实有许多在市区很难买到的附近郊县的特产小吃, 比如 张飞牛肉、汤麻饼、久久鸭脖子、牛肉豆花、三合泥、糖油果子、撒尿牛丸、臭豆腐、油茶、牛肉焦饼、酸辣肥肠粉、荞麦面、钵钵鸡等小吃。
诸葛亮先生居然被供作喜神。没想到啊,没想到。
人生在世,唯美食美景不可辜负。来锦里,是不能不尝尝各种小吃的。第一样小吃是老 成都 土特产店的牛肉纸,10元一包,真得跟纸一样薄,香脆有余,可惜肉味不足。杀入美食街,放开肚皮大吃。藕季居豆腐,10元/4串,味道外韧内嫩,入口清爽。接着是李长清三大炮,每份10元。三大炮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味道软糯、甜美,稍稍有点太甜。李长清菠萝饭15元,又叫凤梨饭,是以菠萝、米饭等食材制成的一道美食。米饭浸泡果汁,金黄软糯,入口酸甜。饭后,又买了一份18元的张飞卤煮,内含豆皮、葱花、蒜头、锅盔片、豆豉,味道酸甜,很爽胃,稍稍解了“三大炮”的甜腻。隆中对的竹叶牛肉很精致,又心动买了一份,可惜味道死咸死咸的。
吃完开步,经常一不小心就遭遇别致的角落。走过蜀汉银杏祈愿亭,亭畔有“缘定三生”石碑,断桥和古老的银杏树上挂满了游客们的祈福锦囊。锦囊由蜀锦制作而成,配上不同的三国人物,代表着不同的愿望。据传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争,人民流离失所;人们在离家前都会将锦囊挂在门口的树上,希望有一天重回故里。后逐渐演变成了将祈愿写在纸上,放在锦囊内随身携带,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文舫阁”,买了熊猫书签;在“驴窝”,买了一个创意时钟;在悠游三国运营店,买了两件三国人物玩偶,一个是诸葛亮先生,一个是刘关张和诸葛亮打扑克。 成都 人把三国人物玩到绝妙,刘关张、诸葛亮、赵云、吕布……全部化身呆萌可爱贱的玩偶,完全颠覆了我对于三国刀光剑影的印象。
晚饭在“锦里老字号”,看中的是楼下有个准备表演的大花脸。随意点了家常的番茄蛋汤、空心菜、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味道比较一般,但是表演不错。美人长袖舞、长嘴壶茶艺、电小提琴( 康定 舞曲)、书法表演、皮筋滚灯、川剧变脸。表演中段,变脸的小哥走下舞台,让我轻碰一下他的脸,立马就换了一张脸,吓死我了。
下楼,等夜来,华灯初上,大红灯笼错落有致地亮起来,一片古趣不觉蔓延开来。来锦里,如果没有等到晚上,没有看到夜色,没有看到 满城 的红灯笼,我觉得就算白来了。锦里 满城 “花”开,不妨缓缓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