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第681天原创分享(2016.10.27星期四):
《话说给谁听》
有很多家长很困惑,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不跟家长多交流,即使交流也是泛泛而谈,有时候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也有的家长自认为孩子什么话都跟他讲,以为掌握了孩子的“思想”,可是还是发生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令家长措手不及。
青春期的孩子尤为明显,即使没什么事,他也想有个小秘密,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喜欢关起房门自己待着,不会把所有的话都讲给家长听,如果话不投机,就更不愿意多说一句,甚至还会顶嘴、吵架、摔门而去。
家长开始觉得无法和孩子交流,需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家长反馈说,那些问话有的效果不太好,可是为什么同样的问话,在别人那效果就很好呢?
那么我们反过来先看看,孩子的话究竟说给谁听了?他的同学?伙伴?朋友?为什么愿意说给他们听呢?同龄人,有共鸣,有相似的体会,我想除了这些还应该有平等和尊重吧,话只说给愿意听并且能够听懂的人,当孩子讲给我们的时候,得到的是否定、批评、指责、抱怨和讲大道理,那他的话就会越来越少,这也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所以,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效果不好,那我们做到和孩子平等了吗?做到尊重孩子了吗?做到欣赏孩子了吗?做到听他把话说完了吗?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未必达到我们的标准,或者跟我们一致,我们做到依然愿意尊重孩子了吗?
当我们做到这些了,孩子当然愿意跟我们沟通合作,我们总想改变他人,其实首先要成长的是自己,成长为那个能听懂孩子语言的人,因为话只说给愿意听并且能够听得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