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处来看,“软实力”缺乏企业文化,什么活儿都敢接,什么事儿都敢干,而不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没有形成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而相应解决的办法是,以企业带头人即老板的才情素质性格修养为出发点,提出企业文化的原则和基调,以各类培训与活动为抓手,逐渐锻造一个有“灵魂”的企业。
从细处来看,这次的代理合同几乎就是一个请君入瓮的商品“陷阱”,成则双赢,败则独伤,厂家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效益,甚至不花一分钱做战略广告,出了意外还有人买单,而“软实力”以“三板斧”似的招术,想以最快最猛的方式达成目标,恰恰会适得其反,甚至南辕北撤,得不偿失,有失无得。
原本最好的战略是,不签这样冒险的合同,不接这样烫手的业务,然而合同已签了,也为也开了头,只好硬着头皮做好做完。
原本最好的战术是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步骤,分梯次分波段,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弱到强,发起冲击和进攻,集小胜为大胜,即萤火为光辉,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和伟大的成功。
但是一个错误的开头,已经造成骑虎难下的被动局面,不仅时间上不够重新启动其它战术,而且形势上也不允许更换其它柔性的方法,非常之时,唯有动用非常之法。
郑义怀中忐忑与试探的心情,向驻区推荐了一个人,建议了一个方法,却不知正中对方的下怀,早在人家的预设当中。
推荐的这个人,就是“九帅”丁小毛。
建议的方法,就是“水均益出江湖惊”,
所谓“奸商”,就如同此时此刻的周全,明明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火烧眉毛之时,明明对别人提出的方案是求之不得、唯恐不成,却依然能保持一份矜持一份腼腆,欲迎还拒欲索还羞的把“球”踢给对方,并静观其变。
可惜了郑义还真的“大智若愚”-把心思放在了着眼大事大势的智慧上,反而没有二来小算盘和小聪明。
一见周全听到了小毛的名字露出难堪之色,还不等对方发言表态,郑义自己就拍起胸膛向人家保证,只要自己出面,丁小毛定会出山帮忙,而且又不是让他帮干忙,只要价格合理,谁会跟钱过不去,何况那个“财迷”?!
周全这下心里更有底了,便开始与郑义商量,如何跟丁小毛合作的细节。